第273章 竖子害我

下午三点,临盘采油厂和钻探公司本来已经约定好的会面,再度因为突发情况向后延迟。

而且,这次的延后要求是临盘采油厂自己提出来的。

废话么不是,一伙人才到办公大楼,便碰到了刚带着杜冰过来的杨默,得知是《参考消息》的记者想要给王一诺做场专访之后,傻子也知道孰轻孰重。

所以原本阴沉着脸的一群人,身上的杀气立马消散的无影无踪,不但全然看不出任何兴师问罪的意思,还极为友善谦逊地表示:

配合媒体采访乃是一等一的紧要工作,他们此行过来不过就是基于促进两家兄弟单位关系的日常拜访,以及过来交流学习钻探公司的先进经验而已,既然王总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那改日在过来登门拜访也没有任何问题。

说罢,便急匆匆地告辞离去了。

只不过一上车,一群人原本弥勒佛般的笑容顿时跨成了苦瓜脸。

参考消息的记者来给王一诺做专访啊!

但凡大脑前额叶还健在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你妹的!

别说兴师问罪了,这段时间能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就算谢天谢地了!

唯一能够祈祷的,便是王一诺看在两家单位好歹是同一个系统的情面上,在人家记者面前少说点临盘采油厂的坏话吧!

想到这,临盘采油厂的一众领导又是担忧,又是嫉妒。

尼玛~

《参考消息》的专访啊!

这TMD要是现场表现的好一点,过个几天,那不得被领导点名要求去各地做巡回汇报?

………………

似乎是钻探公司今年的表现有着太多亮点可以挖,又或者是杨默口中的那位“王总”勾起了杜冰的极大兴趣,因此与以往不太一样的是,这次针对王一诺的专访,足足持续了近三个小时。

这是个足以惊掉人下巴的时长,哪怕是后世的大众媒体,专访时长一般也不会超过两小时,更何况是《参考消息》这种特殊性质的媒体?

但是与临盘采油厂高层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的是,王一诺在接受完杜冰的采访后,一点意气风发的模样都瞧不出来……眉间的皱纹反而更深了几许。

事实上,当这场突如其来的专访进行到第十分钟的时候,他就察觉到不对头了。

王阳明、约瑟夫.熊彼特、鲸落、生态环境重构……甚至到最后,连【隐以私剑】这种问题都问出来了。

很明显,这次的专访,是有人在前面埋了伏笔的,不然绝对没有哪一位记者会在采访一家以石油生产为主要任务的企业负责人时,用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态度,去追问这些看似碎片化,实则互为一体的社会宏观话题。

至于是谁埋下的伏笔,刻意诱导这位记者问这些问题……

那还用问!?

别的不说,整个钻探公司里面,读过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这种“非主流经济学术刊物”的人,就不会超过三个!

但没办法,他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而且要滴水不漏地回答。

也幸好他并不是一个草包,对于王阳明的大作烂熟于心之余,其余诸多典籍也颇为不陌生,再加上今年以来的种种动作和与穆丽雅的私下交流也让他收获颇多,因此即便依然不是非常擅长于商业经济,但要想在框架方面把这些问题给圆过去,却也不是那么难。

于是乎,通篇大论了一番王阳明的《传习录》,又引入了一番王充的《论衡》做佐证,最后又把前天刚刚看过几页的《经济落后的历史透视》里面的部分内容拿出来一通胡吹,这才勉强把杜冰应付过去。

也亏得现在国内在经济学相关领域实在是弱的一匹,就连杜冰这种记者也没读过几本前沿刊物,要不然王一诺的那套生拉硬拽扯在一起的理论,早就穿帮了。

………………

于是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里,王一诺面临着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采访过后,关于钻探公司和王一诺的相关评论文章并没有出现在新一期的内参里;

坏消息是……

又过了一期之后,相关的评论文章还是没有出现在内参里。

王一诺很清楚,这绝对不是因为杜冰回去后写的文章被她们的主编涮了下来。

事实上,像这种本报取材的评论,哪怕杜冰写的原文狗屁不通,哪怕他们主编重新操刀重写一遍,也绝对会发出来。

那么迟迟不见相关文章出现,那大概率只有一个原因……人家还在继续调查取材,甚至是在寻求举证。

一想到这种可能性,王一诺就觉得头大如斗。

要知道,跟一般报纸有些类似地是,不管是《参考消息》还是内参,其实都是有“头版”的。

一旦要是关于钻探公司的这篇评论出现在了“头版”上,那自己就很有可能会被点名去做汇报,然后顺利成章地前进一步,那时候就真的乐子搞大了。

嗯……

没错,要是王一诺到了现在还看不出来这是某个死胖子和杨默玩的“送君升天”手段的话,那他这几十年也就白混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