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机会,"王强兴奋地说,"如果能得到国际认可,我们的模式就能推向世界。"
但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未来,更关系到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声誉。
"我们要拿出真本事,"我对团队说,"让他们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科技创新。"
考察团很快到来。让我们意外的是,带队的是一位非洲裔专家。
"我对你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她用流利的中文说,"特别是你们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这在非洲也是个大问题。"
我们带领考察团实地参观。何俊展示了智能系统如何与传统农具结合,季雪讲解了我们的文化传承理念,王强介绍了产品的国际市场反响。
"impressive,"专家点点头,"但我还有个问题:这套系统在完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是否依然有效?"
这个问题直指要害。我坦诚地说:"任何系统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重要的是方法论——如何在保护传统的同时实现创新。"
"说得好,"专家露出赞许的微笑,"那能否现场做个测试?"
她拿出一份非洲某部落的农耕资料,要求我们现场演示如何将系统适配到完全陌生的环境。
团队立即行动起来。何俊带队分析技术需求,季雪研究文化特点,王强评估市场可能性。我则负责统筹全局。
"你看,"我指着分析结果说,"虽然具体方式不同,但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关键是要找到契合点。"
我们提出了一个初步方案:保留部落的传统耕作方式,用技术手段优化其中的关键环节,同时建立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渠道。
"有意思,"专家若有所思,"你们不是简单地输出技术,而是在输出一种发展理念。"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边境地区突降暴雨,造成局部农田被淹。
"这是个考验系统实战能力的机会,"专家说。
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智能系统迅速收集气象和地形数据,为每块农田制定防护方案。王强则协调当地资源,组织抢险。
让考察团印象深刻的是,在这个危机时刻,现代技术和传统经验完美配合。系统预警准确,农民们的应对经验丰富,双方默契配合,将损失降到最低。
"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农业,"专家感慨道,"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人与技术的和谐统一。"
考察结束时,专家给出了高度评价:"你们的模式很有推广价值。特别是在那些同样面临传统与现代矛盾的地区。"
送走考察团后,团队成员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这次考验是好事,"我对大家说,"它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是啊,"季雪感慨道,"原来我们一直在摸索的道路,恰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需要。"
王强也有感悟:"技术创新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要扎根本土,服务当地。"
夜幕降临,田野里响起悠扬的笛声。这是边境农民庆祝丰收的传统。而今天,他们又多了一个庆祝的理由——他们的智慧,将有机会造福更多的人。
边境项目刚刚起步,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团队措手不及。国际农业组织要来考察我们的项目,评估是否适合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