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油小心翼翼地将这张非同寻常的纸递给了程文应,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姻伯,您瞧瞧这成果。”程文应,这位在造纸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行家,只一眼便洞悉了这张纸的潜力:“贤侄啊,你这又是想给我下个套吧?
这纸,双面印刷自是不在话下,用作书籍的封面也是上上之选。但我猜,这更是为了你那支特立独行的铅笔量身定制的吧?”
苏油嘿嘿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几分得意:“姻伯真是慧眼如炬,什么也逃不过您的法眼。来,您看。”说着,他拿起那支铅笔,在纸上流畅地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随后将笔递给了程文应:“姻伯,您也来试试手?”
程文应接过笔,尝试着写了两个字,随即哈哈大笑着摆手:“不行不行,这铅笔书法还真是个技术活,我这老骨头是练不出来了。瞧瞧,我这字连你家五岁的小娃娃都不如!看来,这铅笔更适合孩童的小手,写小字还行,大字嘛,就力不从心了。”
苏油闻言,笑容更甚:“姻伯说得在理,不过这张纸还有一项绝技呢。”说着,他拿起桌上的一块炊饼,轻轻揪下一小块,在刚才写的字上一抹一吹,程文应的两个略显笨拙的字迹竟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纸面恢复如初,不留一丝痕迹。
“这纸的好处,不在于文学创作,而在于工坊之中。”苏油神秘兮兮地说。程文应一脸愕然,片刻后才回过神来,急忙抢过炊饼和铅笔,仔细端详起来,好一会儿才惊讶地问道:“这又是何道理?”
苏油嘴角微扬,卖了个关子:“姻伯稍安勿躁,咱们先把纸收好,回去我再给您展示个绝活。”于是,两人将纸卷起,一老一小,带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回城的路。
回到书房,苏油从抽屉里拿出一套新制的小工具——小尺、圆规、三角板、卡尺,还有一只壶盖。他兴奋地对程文应说:“姻伯,现在,就让我给您演示一番。”
只见苏油手法娴熟,量尺寸、画线条、标角度,不一会儿,一个壶盖的三维图样便跃然纸上。那是标准的工程制图,包含了俯视、正视以及为了弥补缺少左视而精心绘制的剖面图,每一个细节都精准无误,仿佛壶盖的真实模样已经跃然眼前,等待着被匠人赋予生命。
程文应看得目瞪口呆,心中暗自赞叹:“这纸,这铅笔,还有这绘图技巧,简直就是工坊里的奇迹!” 在那张铺展得平平整整的图纸上,各种精密的参数如同繁星点点,不仅详尽地勾勒出壶盖的每一处曲线与棱角,就连那些肉眼几乎难以察觉的微妙起伏,也被精准地标注成了一系列细腻的数字与比例尺。
这不仅仅是一张图纸,它仿佛是一位细致入微的雕刻师,将壶盖的每一寸肌肤都描绘得淋漓尽致。
老于和老韩,两位经验丰富的工匠,肩并肩走进房间,一眼扫过这张图纸,眼中立刻闪烁起了惊喜的光芒。“哎呀,这法式图纸,简直就是匠人心中的明灯啊!”
老于惊叹道,他指的是图纸上那些精确到毫米的标注,以及与之配套的详细解说,使得即便是最复杂的壶盖结构,也如同被拆解成了简单的拼图,一目了然。
老于迫不及待地拿起卡尺,小心翼翼地沿着壶盖的边缘滑动,每测量一处,就与图纸上的数字进行比对,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真是绝了!以往的法式图纸,往往图文分离,让人看得云里雾里,哪有这般直观明了!”他一边赞叹,一边还不忘向苏油投去感激的目光。
苏油微笑着摇了摇头,谦逊地说:“对于您这样的行家里手,这些精细的法式或许显得多余,因为您早已将技艺融入骨髓,正如孔夫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但技艺的传承,岂止是一朝一夕之功?
这套方法,意在让大师们留下精准的范本,即便是初出茅庐的小工,也能在图纸与量具的指引下,复制出大师级的作品。这样一来,大师们便能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技艺的更高境界,这才是这套法式真正的价值所在。”
老于闻言,神色变得肃穆,他朝苏油深深一鞠躬,心中暗自庆幸:“我那两个还在摸索中的儿子,于大、于二,或许能因此受益无穷。”而老韩,虽然表面平静,但眼中也闪烁着对苏油深深的敬意。
程文应则陷入了沉思,他仿佛看到了更远的未来:“孔夫子以诗书传世,倡导‘有教无类’,使得中华文化得以绵延不绝。苏贤侄,你的这番作为,对于百工而言,其价值……简直难以估量!”说到这里,他略显犹豫,毕竟将一个年仅五岁的孩童与孔夫子相提并论,似乎有些不妥。
苏油谦逊地笑了笑,说:“岂敢岂敢,我只是觉得,我大宋自古以来,匠人辈出,技艺精湛,但许多宝贵的知识却因缺乏系统的记录而失传。比如鲁班的飞天木鸟、精巧的老鼠机关人,唐代的陌刀形制,乃至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这些奇迹般的发明,如今只能在古籍中寻得一丝踪迹,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程文应听后,心中暗自庆幸,还好这侄儿并非狂妄自大之人,否则这份心志,可真够惊人的。饭后,程文应彻底放松下来,看着苏油在厨房里忙前忙后,指挥着李妈和周大厨腌制泡菜,那份专注与热情,简直就是个十足的小馋猫,让人忍俊不禁。
在这一刻,苏油不再是那个谈论技艺传承、心怀天下的少年,而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的普通孩子,让人倍感亲切。 在川南那片肥沃的土地上,特有的大芥菜与生姜,在阳光的热烈拥抱下,昨日已由史大这位菜园里的能手,在苏油的吩咐下收割得满满当当,此刻正懒洋洋地躺在院坝上,享受着自然的晾晒,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金色勋章。
苏油小心翼翼地将这张非同寻常的纸递给了程文应,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姻伯,您瞧瞧这成果。”程文应,这位在造纸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行家,只一眼便洞悉了这张纸的潜力:“贤侄啊,你这又是想给我下个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