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应闻言,连连颔首,满脸赞许:“好主意,好主意!这又是一条生财之道。”
忽地,苏油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他兴奋地说道:“姻伯,提到胭脂水粉,我倒想起一事。眉山那边可有石炭产出?”
程文应略一思索,答道:“确有,贤侄可是有用处?”
苏油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正是,不过不是现在。我还想找一种常与石炭伴生的东西,它外观相似,却无法燃烧,名叫石墨,是一种极佳的书写材料。”
程文应眉头一皱,旋即舒展,恍然大悟道:“你是说石黛吧?那可是闺阁中女子画眉的宝贝,因其色泽黑亮且滑润无比。哎呀,我还可以进一步想,用它制成眉粉,岂不更是妙哉!”言罢,他自顾自地笑了起来,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苏油闻言,心中暗自赞叹,却也有自己的想法:“姻伯所言极是,不过侄儿所想另有所图。既然眉山有此石墨,还望姻伯能帮忙寻些来,侄儿自有妙用。”
程文应拍着胸脯保证:“包在我身上,贤侄放心便是。不过话说回来,自打你来了,我这书坊可是热闹非凡,忙得不可开交啊!”
苏油笑着安慰道:“姻伯辛苦了,嫂子已为我安排了功课,明日还需早起前往陶坊学习炼泥呢。”
程文应连忙催促:“那你快去休息吧,我已让李妈为你备好了小炉,夜里若是饿了,尽管吩咐李妈给你弄点吃的。”
苏油婉拒道:“姻伯,你这可是为侄儿破例了,侄儿感激不尽。但书坊乃火患之地,防火之事万万马虎不得。侄儿只求些糕点热水,足以。”
言罢,两人相视一笑,苏油便告辞离去,心中对这位智慧又体贴的姻伯充满了敬意。
程文应的目光如同秋日暖阳般洒在苏油稚嫩却自信满满的脸庞上,他连连颔首,嘴角勾勒出一抹赞许的笑意:“真乃少年老成,思虑周全。好,姻伯我听你的,咱们就继续沿用那老规矩——夜幕之下,灯火阑珊,而火光边总不离人,随燃随灭,安全至上。”
苏油闻言,眼眸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辰,他笑道:“姻伯之言,深得我心,此乃行事之正道,亦是我辈应遵循之法度。” 说完,他踏着轻快的步伐回到自己的小屋,迎面便遇上了李妈那张慈祥的脸庞,如同春风拂面。
“少爷今日可是累坏了,对门的程夫人真是体贴入微,特地送来了几套衣物,说是九二郎和九三郎儿时穿过的,先让少爷将就着,新衣正紧锣密鼓地赶制着呢。” 李妈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温情,仿佛能驱散一天的疲惫。
苏油微笑着摇摇头,表示并不介意:“李妈,您也辛苦了。看您这熟稔的模样,定是跟着姻伯多年了吧?”
李妈闻言,脸上绽放出一朵菊花般的笑容:“可不是嘛,我可是亲眼看着对门的两位小少爷长大的,九二郎苏轼,九三郎苏辙,他们兄弟俩在书信中还常用这排行相称,咱们苏家啊,真是个大家族,亲情浓厚。”
回到书桌前,苏油点燃一盏油灯,那灯光摇曳生姿,仿佛在为他的智慧加油鼓劲。他拿起纸笔,细致地记录下今日的所见所闻与明日的规划,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未来的憧憬。确认无误后,他才翻开书页,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次日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窗棂,苏油已穿戴整齐,提笔给远在眉山城外的伯爷写了一封家书,字里行间满是报平安与思念之情。他还特地叮嘱伯爷从自己的柜子里取出两套牙刷和两盒牙线,一并送来,这份细心,让人心生暖意。
早餐过后,苏油将信交予程文应,拜托他代为转交至可龙里。而他自己,则与八娘再次踏上了前往陶坊的路途。与此同时,程文应则召集了制墨高手老韩,也就是李妈的丈夫,以及雕版大师老于,共商彩印大计。
就在即将出门之际,苏油突然停下脚步,灵光一闪,转身对程文应说道:“姻伯,我突然又有了一个奇思妙想。”
程文应一听,嘴角不由自主地扬起,这侄子,每次的点子都能化成金银财宝,只是这忙碌的节奏,让他既喜又忧:“快说快说,你这脑袋里装的都是些什么宝贝?”
苏油神秘一笑,缓缓道来:“其实挺简单的,咱们不是正在尝试活字印刷吗?我想,在套印雕版的最后一版下方,留出一小块空白,用来排列活字,这样岂不是既灵活又高效?”
程文应闻言,眉头微蹙,一脸困惑:“此举有何妙用?”
苏油耐心地解释道:“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快速更换书籍的末页信息,比如作者寄语、出版日期或是特别声明等,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又增加了书籍的个性化,岂不美哉?”
程文应一听,顿时恍然大悟,拍案叫绝:“好主意!真是妙计!” 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书坊的未来,因这个小小的创意而变得更加灿烂辉煌。
苏油轻摇着羽扇,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对正低头沉思的于工匠说道:“于师傅,何不尝试雕琢一系列数字活字,巧妙地将它们嵌入彩画之中,每幅画底部排列成当月的日历,再巧妙融入节气之美?
如此,十二幅彩画联袂而出,便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年历画卷,悬于壁上,不仅色彩斑斓,装点家居,更可随手翻阅,一目了然今日是何年何月何时。想象一下,春日里桃花盛开的三月,画中不仅有桃花灼灼,更有‘春分’二字温柔提醒,岂不妙哉?”
程文应闻言,先是愣了片刻,随即眼睛一亮,双手一拍,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哎呀,此计大妙!这样一来,同一套雕版,年年皆可焕新颜,只需简单调整那些数字活字,便能与时俱进!真是既环保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