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京城风雷

殷朝新政志 桦阳 2580 字 1个月前

从北疆玄武城出发,苏子恒的马车穿过连绵的山峦,沿着官道一路疾行。虽然车内避寒,车窗外的风雪却始终未停。他手中紧握着装有北疆调查报告的木匣,这不仅是他此行的成果,更是他能否在吏部立足的关键。

“顾承业对副将的包庇与盐商的勾结,究竟牵涉到多深的势力?” 苏子恒心中反复思索。他知道,这些证据不仅威胁到魏若松与东厂的势力,也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朝堂风暴。

回到紫宸都,苏子恒第一时间将调查报告呈交吏部尚书陆廷光。

陆廷光细细翻阅报告,目光渐冷:“果然是盐商牵头,军中高层配合,意图借粮草调配牟取暴利。这份证据清晰详尽,可谓是扳倒魏侍郎一派的重要筹码。”

“尚书大人,下官担心,此事若是公开,恐怕不仅会牵动吏部,还会让盐商与魏侍郎联手反扑。”苏子恒低声提醒。

“你说得没错。”陆廷光放下报告,神色复杂,“不过,北疆之事关乎国本,容不得他们肆意妄为。你无需多虑,此事由我出面提交朝廷,你只需做好吏部内部的准备。”

当晚,苏子恒返回府中,却发现门外立着一位熟悉的身影——东厂提督盛慕白。

“盛提督?”苏子恒心头一紧,但依旧恭敬地行礼,“不知提督深夜来访,有何指教?”

盛慕白微微一笑,语气意味深长:“苏主事此行北疆劳苦功高,连带吏部都因此受益。不过,有些事,年轻人不必看得太深,也不必查得太清。”

苏子恒平静答道:“提督大人,下官只奉吏部之命查明真相,至于其他事,并不敢妄议。”

“很好,懂得分寸才是活得长久的道理。”盛慕白注视着他,眼中带着些许威胁,“希望这份北疆报告,能为朝廷解决问题,而不是引发更大的麻烦。”

话音未落,盛慕白转身离去,留下一片沉寂的雪夜。苏子恒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更加警觉:东厂已经注意到了这份报告,看来接下来的风暴不可避免。

几日后,天武殿的早朝如期举行,陆廷光将北疆报告正式呈交天武帝宗成君。报告的内容让满朝文武一片哗然。

“北疆军需供应问题严重,竟与地方盐商勾连,甚至连顾承业的副将也牵涉其中!”宗成君冷声说道,“这是要害北疆防务,误我大殷国本!”

左侍郎魏若松微微拱手,语气却十分冷静:“陛下,臣以为此事或许另有隐情。北疆边防一向稳固,若贸然将责任归咎于某些官员,恐怕会寒了边关将士的心。”

“寒心?”陆廷光冷笑道,“魏侍郎,这些官员联手盐商中饱私囊,可曾想到边关将士挨饿受冻?若不彻查,真正寒心的是千里边防军!”

魏若松脸色微变,但依旧强辩:“吏部的调查虽有证据,但仅凭此事便怀疑整个北疆将领群体,是否有失公允?”

此时,太子宗邺文开口了,语气不急不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魏侍郎,吏部呈交的证据并未泛指所有将领,而是明确指出了具体的责任人。朝廷的威信在于赏罚分明,若有罪不究,恐怕国本动摇的会是整个北疆。”

太子的话让魏若松再难反驳,只得拱手退下。宗成君拍案而起,下令彻查北疆盐商与顾承业副将的勾结,必要时调换相关官员。

早朝结束后,陆廷光将苏子恒叫到书房,低声对他说:“今日一战虽胜,但魏若松不会善罢甘休。尤其是东厂,他们背后的利益远比这份报告复杂。你以后要格外小心。”

苏子恒点头:“大人放心,下官明白。”

与此同时,太子宗邺文在东宫召见了苏子恒。见到太子时,苏子恒心中微动,知道今日的召见或许是一次新的开始。

“苏主事,你的北疆调查报告,已经为朝廷揭开了一层隐秘的帷幕。”宗邺文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但你是否知道,这次事件之后,魏若松可能会将矛头直接对准你?”

“下官明白,但既然选择为朝廷分忧,便不会畏惧。”苏子恒答道。

宗邺文点点头,微微一笑:“很好。接下来,我东宫会派人协助你调查与盐商勾连的更多细节。这场斗争,才刚刚开始。”

然而,就在当晚,苏子恒的府中突然闯入一名蒙面黑衣人,将一封信件丢在他书案上后迅速离开。

苏子恒打开信件,上面写着一句令人不寒而栗的话:“苏主事,多行不义必自毙。北疆之事,见好就收,否则……”

他将信件仔细收起,脸色平静,却深知自己的处境已变得更加危险。

从北疆玄武城出发,苏子恒的马车穿过连绵的山峦,沿着官道一路疾行。虽然车内避寒,车窗外的风雪却始终未停。他手中紧握着装有北疆调查报告的木匣,这不仅是他此行的成果,更是他能否在吏部立足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