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名家云集

文豪1978 坐望敬亭 4088 字 3天前

这些留学生把林朝阳当作炫耀的资本,就跟某些人在酒桌上炫耀自己有个富豪或者高管亲戚一样,主要是方便抬高自身价值。

当然,这其中也有些“亲不亲,故乡人”的乡情。

自七十年代末,国内的留学风潮渐起,到八十年代中期已经蔚然成风。

去年过年林朝阳一家人还在餐桌上谈论过这个问题,连学校都组织托福班,把出国留学当成是产业,也难怪出国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哥大校园里的中国留学生不算多,加在一起十多个人,今天全来了,甚至还有一位已经留校的助教。

但这个数量也比俄克拉荷马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多多了,那里整所大学两万人,就一个中国留学生,叫曹国伟,林朝阳特地多跟他聊了两句。

前几天,林朝阳领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的消息已经见诸报端,哥大的这些留学生也关注到了。

恰好这个时候,哥大方面开始宣传林朝阳要来做演讲的消息,这些留学生立刻兴奋了起来。

直到今天,大家拉帮结伙的都跑了过来。

喧闹的场面过后,林朝阳身旁聚集的十多个中国留学生都没走,因为他说要请大家吃个午餐。

有几个人下午还有课,林朝阳就把午餐选在了哥大的校园餐厅。

正当林朝阳准备和留学生们一起去吃饭的时候,有两个白人学生找到了林朝阳。

两人自称是哥大新闻学院的学生,他们希望林朝阳能够允许他们将今天的演讲内容整理后发表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

上。

哥伦比亚大学以新闻传媒专业闻名于世,新闻学院自然是学校最强势的学院,著名的普利策奖的评选机构就设立在哥大新闻学院,每一届的评选结果也是由哥大校长来宣布。

作为哥大的王牌专业,新闻学院不仅有自己的刊物,而且不止一份。

有全美第二份正式出版的学生杂志《哥伦比亚每日观察家》、有文艺双月刊《哥伦比亚新闻评论》,还有年度出版物《在纽约》。

“这当然没问题。”

获得了林朝阳的授权,两人很高兴,还专门拉着林朝阳合了影才离开。

小插曲后,林朝阳和留学生们往餐厅走去,一路上留学生们热情的给林朝阳介绍着哥大校园里的建筑和典故。

跟林朝阳走在一起时,他们的脸上比平时多了些骄傲,尤其是有参加了演讲的哥大学子认出他们身边的林朝阳时,他们的这种骄傲更是达到了顶峰。

吃饭时,留学生们很健谈,跟林朝阳分享着留学生活的各种酸甜苦辣。

等吃过了午餐,林朝阳在留学生们依依不舍的眼神中离开了哥大。

“林,早知道你的演讲水平这么高,我应该多给你安排几场活动才对。”

芦安·瓦尔特惊叹于林朝阳今天演讲在哥大学生中所造成的反响,更惊叹于这些学生对林朝阳的追捧。

“我可没有那么多故事可讲。”林朝阳笑着说。

芦安·瓦尔特立刻想起了林朝阳在演讲上讲的故事和最后那位叫金·克莱尔的女生所提的请求。

“那个罗恩的故事,你真的想把它写成?”

“不行吗?”林朝阳问。

“当然没问题。”芦安·瓦尔特目露思索之色,“只是许多,打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几个字,往往会费力不讨好,你真的想好了吗?”

“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林朝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反问道。

芦安·瓦尔特沉吟后说道:“很有张力,作为素材而言是极好的,它甚至连结构都如此优秀。”

“那天我在《达拉斯晨报》上看到关于它的报道时也是这么想的,拿来写再合适不过了。

你们出版社不是希望我可以尝试一下美国故事吗?”

见林朝阳神色坚定,芦安·瓦尔特便知道他内心主意已定,也就没有再劝。

“不过,罗恩·伍德鲁夫还在世,你要写他的故事肯定要征求本人的意见。”

林朝阳拍了拍芦安·瓦尔特的肩膀,“你说的,要给我提供帮助,不会反悔吧?”

芦安·瓦尔特苦笑,没想到林朝阳的任务来的这么快。

“好吧,我这边先联系他。还有什么要求,你最好先跟我都说了,我这边来安排。”

“唔..”林朝阳想了想,“剩下的就是采风,实地了解了,还是等你安排好再说吧。”

“好。”

翌日上午,林朝阳来到了位于曼哈顿联合广场的巴恩斯·诺布尔书店。

这家书店规模很大,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1.4万平方米,是书店行业少有的“巨无霸”。

从外表看,它更像是一家图书馆。

巴恩斯·诺布尔书店隶属于巴恩斯·诺布尔书店公司,早在七十年代,这家连锁书店公司就率先采用打折促销、电视广告等人们闻所未闻的促销手段进行图书销售,引起了行业震动。

到八十年代末,巴恩斯·诺布尔书店公司开始打造大型自选书店的概念,将原本人们印象中小书店扩展成为如同图书馆一般的雄伟建筑。

曼哈顿联合广场前的这家书店才刚刚开业不久,上下共四层,每一层都被书籍填满,让人眼花缭乱。

据店长劳伦斯介绍,这里的书架长度加在一起达到了惊人的20公里。

虽然强调这种无聊的数据显得有些滑稽,但不得不承认,它在营销上确实起到了噱头作用。

至少作为图书管理员出身的林朝阳,就很有兴趣在里面逛一逛。

今天是周六,巴恩斯·诺布尔书店内读者众多。

当然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奔着林朝阳来的,他的读者见面会今天在这里举办。

读者见面会的主持人是由芦安·瓦尔特客串的,嘉宾则是美国出版界的传奇编辑罗伯特·戈特利布。

作为编辑,罗伯特·戈特利布在大众当中名声不显,但在美国出版界却声名显赫。

他一手挖掘和培养了约瑟夫·海勒、托妮·莫里森、约翰·奇弗、VS奈保尔、多丽丝·莱辛、迈克尔·克莱顿、约翰·勒卡雷、

安东尼·弗雷泽等诸多美国著名作家。

其中多人都获得过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肯定。

1960年罗伯特·戈特利布所在的克诺夫书局被兰登书屋收购,他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兰登书屋的一员。

到87年,罗伯特·戈特利布受萨缪尔·纽豪斯的邀请到《纽约客》担任总编,但依旧保留了兰登书屋编辑顾问的身份。

读者见面会来的人不少,至少不比美国的一些畅销书作家办的见面会来人少,看起来至少有一百多人。

林朝阳还在其中看到了几个熟面孔,是那些哥大的留学生,他们今天特地来给林朝阳捧场。

见面会开始后,芦安·瓦尔特简单的串场后就是林朝阳和罗伯特·戈特利布的对谈。

两人一个作家、一个编辑,对谈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创作。

罗伯特·戈特利布一眼看上去就是典型的白人精英,在对谈时表现的也很强势。

林朝阳与他恰恰相反,表现的有些温吞,但每一句话都能说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