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是为了利益”,我笑了笑说道:“利益不仅仅指财富和土地,还有地位,对于刘定国和刘次昌这些藩王,最担心的事情莫过于削蕃”。
“我明白了”,马朔点了点头,说道:“孝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引发了七王之乱。如今削藩的传言又甚嚣尘上,对诸侯王来说可不是好兆头,也是他们的软肋”。
“不错”,我点了点头,说道:“中航月应该看到了这一点,大汉最大威胁来自北面的匈奴。如果汉匈重启战端,大汉必先安内,别说削藩,朝廷可能为了有个稳定的内部环境而讨好实力强大的诸侯王,削藩之事只能无限期搁置”。
马朔说道:“你的意思中航月和燕齐二王约定,一旦皇上有了削藩的念头马上发兵攻打北部边郡,朝廷只能集中力量对付匈奴入寇,自然无法强行削藩,攘外必先安内,朝廷只能安抚诸侯王,以便全力应对匈奴的威胁。”
我点了点头,说道:“这便是中航月的聪明之处,他算准了匈奴一旦挑起战争,大汉皇帝别无选择,所以才通过赵家兄弟联络燕、齐二王。我想他们肯定找过赵王刘彭祖,但是老奸巨滑的刘彭祖并没有给他们实质上的承诺和保证,加上北有燕国,刘彭祖完全可以坐享其成。燕齐两国又有不同,燕地与匈奴接壤,位置非常重要,匈奴一旦越过燕国,兵锋直指中原,后果不堪设想,朝廷肯定不敢冒险。齐国封地百余州县,人口土地在诸侯国中名列前茅,如果强行削藩引起叛乱,平叛不亚于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届时匈奴趁机在北部挑起战事,朝廷将陷入首尾难顾的尴尬境地,根本承受不起。加上削藩损害的不仅仅是燕齐两国的利益,其他诸侯国也可能趁机而动。中航月这一招实在高明,直接命中了要害,燕齐二王必然不会反对,或者说他们的利益不允许他们反对。”
我说了自己的分析,两人长叹一声。马朔说道:“你认为中航月才是关键,只要破了他的计谋,事情就可能迎刃而解。问题是该怎么做?”
“中航月曾扬言,必我也,为汉患者,他的所作所为说明他在不遗余力的兑现自己的诺言。咱们要想办法找到中航月的弱点,阻其阴谋,问题是”,我看向钟离,说道:“咱们人手太少,我让你联系墨家巨子,可有消息?”
钟离摇了摇头,说道:“消息已经送了出去,巨子收到消息一定会带着武道统领赶到上党,但是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到”。
苦等墨家巨子有可能误事,还得从眼前这些人身上想办法,于是我对马朔说道:“明天一早你把情况通报给马轲,暗地里调集绝对信得过的人手。赵氏兄弟背叛大汉已成事实,需要赵家人在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你让马轲十一天后安排马度请赵时老爷子到高都与我们汇合,为了避免走漏消息,提醒马轲千万不要提前告诉马度前因后果,你明白这样做的意义”。
“我明白”,马朔点了点头,说道:“赵氏兄弟在赵时身边一定安插了眼线,马度眼里不揉沙子,可能提前去找赵老爷子,一旦赵氏兄弟知道,有可能调整计划,甚至反咬一口,导致前功尽弃”。
“没错”我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在暗处,桓温和赵氏兄弟不知道他们的毒计已被我们探知,才有出其不意取得成功的希望,你找的帮手,不管多么可信,也不能提前告诉他们缘由,非常之事得用非常手段”。
马朔点了点头。我看向钟离,说道:“我知道墨家巨子行无定所,一时半会可能找不到,但是事态紧急,你能不能联系到其他墨者,需要他们跟踪南北货行发货的车辆,摸清楚南北货行的运货路线”。
钟离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我已经做了安排,昨天已经发出了召集令,墨者得令后,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