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改变,就要从他这个主君开始。
当家主母管理家中事务,就比如今天这件事,给出了意见,而且意见中肯,便是李复这个主君,都不可反驳。
李韶笑着拉着自己的夫君。
“可莫要如此,咱们夫妻二人一体,共同担起这个家,凡事有商有量,才能处置的更妥当不是,夫君也莫要觉得我啰嗦,实则这些事情,也都是我母亲教导给我的。”
李复了然,笑道:“先前你说过,女子在家,是要学管家的本事的,今日夫人这一番话,也是让我见识到了。”
大宅子里的日常,小事看似小,可是处理不好,也就不小了。
毕竟大宅子里人多,人多容易出是非,有是非容易生怨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是近身伺候之人,若宅子里怨怼过多,对主家的影响,可就不算小了。
而凡事,也不能全靠打杀来一棒子处理了。
大宅子里过日子当家,还是要有些智慧,有些本事,尤其是今年府上要添丁了,大小规矩,主家仁慈可宽松,但是不可没规矩,不可越底线。
“我这就写信给宫中,给英国公府,把初五的时间给腾出来。”李复说道。
写信也只是提前告知一声,但是估摸着,到初五,英国公府那边倒还好说,应该是能忙活完,李世民那边,就不好说了。
李世民还要带着人来庄子上,要把人凑到一堆去,不是初七就是要初八了。
宫中的事情要忙活完,各家的事情也要忙活完才能跟着李世民耗费两天的时间出城来吃这顿饭。
但是正月里,家家户户的事情,哪儿有那么容易能忙的完?
相互之间走动,快一些的,一天两场,慢一些的,一天一场。
都是交情,都是人脉。
今年李复让老周多准备了一份礼物,送去了窦奉节家中。
来年人家是要来庄子上的,李世民已经准了,也算是有些交往了。
但是关系方面,有送礼有回礼就足够了,还不至于转成去吃顿饭。
更别说今年莫说是窦奉节那里了,便是房玄龄杜如晦,程咬金尉迟恭那里,李复都不曾去吃饭喝酒。
大朝会的事情一结束,直接就回庄子上,反正他们也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今时不同往日了,以往泾阳王府就李复一个主君,他人在哪儿,泾阳王府的年就在哪边过,都好说。
可自打成亲,两口子是一家,是要一起过年的。
若非有大朝会,李复有爵位官职在身,也就不必去长安城了。
甚至哪怕是只有爵位,挂个散官的职衔,他也用不着去参加大朝会。
可是他是太子少傅,那就得去。
便是萧瑀,不参与政事,在东宫,如今也是太子少傅,他心里就算是愤懑,也要去参加大朝会,还要把情绪都压在自己心中去参加。
不然大过年的,谁乐意看你那张写满了事故的脸?
李复的两封信当天就着人送往了长安城。
初三这天,李复安排着这边宅子里的人吃了顿饭,过了个年。
除夕那天,今年的赏赐自家夫人已经给发下去了,年夜饭也吃了,只是今日有主君在家,始终是不同的。
又吃了一次。
晚上回到屋子里的时候,两口子坐在榻上聊天。
“今年最圆满的事情,就是老赵有个家了,他那宅子,也打理的像个家的样子,虽说两口子现在大多数时间也依旧是住在这宅子里,可是总归是不一样的。”李复笑着继续说:“今日一起吃饭的时候,瞧着他也是红光满面的,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岁的样子。”
“看着都年轻了许多。”
“这娶了媳妇就是不一样了。”李韶也笑着打趣:“不过,人家都说,男子成家之后,要稳重许多,怎么赵管家反而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