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今日心情很好,便是大朝会在殿中一坐半天,也不觉得枯燥了,反而更能冷静下来,去看朝中群臣,去思索父亲对自己的说的话。
朝廷里,群臣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之间,情谊,利益,牵扯众多。
就比如说御史弹劾李靖,萧瑀被罢官,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实际上,萧瑀与唐俭关系甚笃,为了唐俭,在朝中说话。
虽然如同父亲所说,李靖的确是没有遵军法,违背了军法,可是,在一场大胜仗面前,这些小节,都不足道。
萧瑀被罢相,就是因为和唐俭站在一起,对付李靖。
李世民不让他上朝参政,就是给了御史台的人一个警告,这件事,不要再闹大了。
可是,御史台的那些人见到萧瑀被罢相之后,好像跳的更欢快了,年前又来给李世民添堵。
连魏征都在想方设法的为李靖说话。
草原上的这场胜仗,对大唐太重要了。
而且,借着这个机会,让李靖着手进行军队的改革,更重要。
任谁都知道,最根本的问题,就不在李靖身上,只是有些人看到李靖立下如此大功,开始担心了。
萧瑀虽然不参与朝政了,但是作为太子的老师,元日大朝会,他依旧要来参加,在听到李世民下的敕令,给李靖加封,这顿饭,他吃的更是难以下咽了。
不过,好消息也有,唐俭做了户部尚书。
去年的这场仗,大家各有功劳,朝廷,也不会亏待有功劳的功臣。
只是唐俭跟李靖之间,没法说,即便是两人的职位都有了变动,该不对付还是不对付。
李复在宫宴上与朝中的几位大臣热络的聊了一番。
众人也都纷纷向李复道贺。
毕竟来年,泾阳王府可要添丁了。
“今日这里的事情完事,明日就要回去,这么匆忙吗?”房玄龄问道。
“恩,就在长安待三天。”李复说道:“尽快回去,与我家夫人一起过年。”
二十九那天来的长安城,当天到了,就去了英国公府,次日入宫,初一这天参加大朝会,三天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