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改革军制

所以朕想要确立军阶补替制度。将总旗及其以下的小旗同一上司的同职位之间进行排名。

比如说总旗阵亡,则其麾下的十名小旗中排位最靠前的负责接任总旗职务,以此类推。”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实行卫所兵制,几个府为一个防区,设卫,卫的主官为指挥使。卫以下设千户所、百户所,所的主官为千户、百户。

兵数大抵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

百户所有总旗二,各辖五十人,小旗十,各辖十人。兵士称“军”,世袭当兵,另编军籍。

宣德皇帝这小小的改变也会提高麾下士卒的战力,宣德皇帝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麾下的军队还有何可以改进的地方。

以前他已经改进了装备、思想凝聚力,现在他又准备改进一下指挥系统。

这事其实很简单,在场的所有人稍微思考了一下就明白这种小调整的好处!

英国公张辅大喜道:“皇上,此法大善!如此一来我军麾下的士卒再也不用担心长官身亡不知该听从何人的问题了!”

而且扩军和军官的提拔也省了不少的功夫。”

英国公张辅毕竟是领兵之将,他对于这件事的好处了解无比。

众阁老也都点点头,确实,此事有利无害,而且还能激起军中将领之间的竞争力,谁都不愿意同是小旗却总被别人压一头。

阁老杨荣道:“不过,皇上这些人该按照什么标准来进行排行?”

阁老杨荣一下子就考虑到了问题的关键。

宣德皇帝道:“这个简单,底层的军官不需要什么能力,能打就可以了。就先按武力排行,日后再根据战绩来进行排序。”

宣德皇帝不假思索道。

众人听闻后极为赞同的点点头:“皇上所言有理。”

宣德皇帝见到众人对此没有什么反对,宣德皇帝又道:“刚刚我说的是对于军队管理的改进,既然你们没意见!”

那么我们就来继续讨论讨论对于军制的改革。”

众阁老闻言眼睛一眯,他们知道重点来了。

之前说到替补问题之时,众人就知道宣德皇帝又要作妖了。

招这么多人前来,绝不可能仅仅是改良军功制度这么简单。

朕想建立医院研究所,研究关于瘟疫的防治办法。

以及地方惠民药局都要改变一下!

百姓们容易得的病无非就那几种,太医院的太医们将这些病例整理起来,将基本的医治方法先交给大明各地方的惠民药局提领和官医们。

让其试一试效果怎么样?

至于医不好或者说是其他的疑难杂症,就可以到省会城市中的惠民药局那里看看,那里宣德皇帝准备安排一些在民间征召的医术高超的中医。

若是还治不好,就直接来京都这里治疗吧!

京都这里的太医们总能解决了吧?

历史上明代瘟疫其集中于明后期,以崇祯朝最烈,这是小冰期肆虐以及政府赈灾机制崩溃的结果。

崇祯九年(1636年),鼠疫开始在陕北的榆林、延安肆虐,但由于陕西已经人口流散严重,鼠疫并没有大规模蔓延到关中地区。

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则是瘟疫在华北毁灭性席卷的五年,尤以河北最为严重。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京师大疫,死者在20万人以上,而当时北京人口为80万到100万,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死于鼠疫。

差不多京都百姓家家挂白陵!

前些年很火的历史电影《大明劫》,就描述了当时华北鼠疫蔓延的惨状。

这里,我们就要讲明末瘟疫中涌现的一位名医——吴又可,也就是《大明劫》的男主角。

按照影片里的说法,吴又可的《瘟疫论》所记药方“达原饮”对于抗击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做出了贡献。

明末鼠疫时,医生们使用伤寒法治疗,即张仲景流传下来的方剂,往往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