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样的公平保证了蜀地政权的稳定运行。”萧盼盼顿了顿,“这里有一个大背景,在失去荆州后,大量荆州士人进入了蜀地,这导致他们必然跟蜀地本土士人争夺权利空间,但正是您的公平公正,依法治国,使得蜀地并没有爆发真正意义上的内斗。”

这样的成就,让无数老谋深算的文人们叹服不已。

“政通人和,吏治廉洁之后,就要着手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了。”萧盼盼继续说道,“首先是对都江堰的维护,我们都知道,天府之国应都江堰而成。但在您之前,这个伟大的工程因为疏于管理,已经年久失修,有决堤的危险。在您之后,您定下了管理和维护都江堰的一应制度,这些制度到今天我们都还在沿用。”

听到这里的李冰父子,真诚的在心里感激这位后世的人杰。

“不止是都江堰,您还大力推动各种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巴蜀地区的农业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粮食产量实现了连年丰收。但您并没有因此就压榨百姓,您说过,唯劝农业,勿夺其时,唯薄赋敛,无尽其财。您在农业治理方面采取的是扩大增量,公平分配,国家与百姓共赢的方法。这样的治国方针,至今都令人钦佩。”

曹操觉得牙疼,他还是喜欢那种你有八百石粮食,然后我拿刀来收你六百石的操作模式。

“您的经济建设也格外出彩,一是大力开发井盐,改进和推广了火井煮盐技术,同时强化梳理了原先混乱的食盐官卖的政策,使得蜀地的财富收入大增;二是重视铸铁技术的发展,最终结合南中地区的藤甲打造出了一种既坚固又轻便的新型盔甲列装军队。”萧盼盼顿了顿,“而且这种技术的改进不仅能用于军队,还能用于农具,这又从侧面推进了农业的发展。”

“真是个大才啊!”刘邦感叹道,“真是不比你差啊!”

“他比臣强。”萧何诚恳地说,毕竟他可不会改进那么多东西。

“除了这些,巴蜀地区最无敌的拳头产品是蜀锦。”萧盼盼说道,“为了提高蜀锦的产量,您专门设立了锦官,并采取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从而使得蜀锦的销售遍布全国,甚至卖到了南亚,中东,还有欧洲地区。”

小三三放出了这些地方在全球的位置,一时间引得古人无比惊叹。

“曹老板家的三代人都喜欢蜀锦,整个汉末的所有门阀士族也喜欢蜀锦。于是您用蜀锦完成了对曹魏和东吴的金融收割。”萧盼盼忍不住一笑,“到曹丕主政时这二傻子还下令魏国的门阀士家们不要买蜀锦,毕竟他们买蜀锦的钱,粮最后都变成了砍向曹魏的刀剑。但没用,因为他自己都喜欢穿,所谓以身作则就是这个意思了。”

“你才是二傻子,你全家都是二傻子。”曹丕对光幕骂道。

“总之, 在您的治下,整个蜀地,百官敬服,人民安居,万事兴隆。真正做到了富国安民,蜀中大治。”

“主公,这些都还没有发生了。”诸葛亮有些受不了老刘那炙热的目光了。

“这些都会发生,而且还会更好!”刘备笃定的说道。

诸葛亮失笑,然后说道,“可亮还是输了。”

说罢,他把这句话写进了面前的屏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