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姜祉突然想起在医院那次,他问秦却社会哥不都整个花臂么,秦却说他有满背。
刚刚看得清清楚楚,他后背肌理清晰,除了两道疤外光洁无瑕,有个屁的满背。
骗子!
姜祉换好衣服,出门却没看见秦却。
这里是三楼,楼下宾客满座,三楼却连个人都没有,他左右望了一眼,刚准备下楼找人,秦却从隔壁房间推门走出来,手里提着一大袋喜糖。
“有兜么?”秦却含着块糖问道。
“有。”姜祉摸了摸两个裤兜,把里面的手机拿了出来,疑惑道,“你要干嘛?”
秦却抓了把喜糖递来,“揣着。”
姜祉双手接过来,揣进裤兜里,秦却又递来一把,直到姜祉两个裤兜都揣得满满当当,“装不下了。”
秦却又开始往自己的裤兜里揣,最后两人把那一大袋喜糖都揣进了兜里。
姜祉不解,“你干嘛不直接连袋都带走?”
秦却把空了的塑料袋放到走廊边的矮桌上,“嘎嘣”咬碎了嘴里的糖,“楼下人多,叫人看见了不好。”
杨腾知道秦却喜欢可能直接将喜糖连箱子都搬给他,但这要是被楼下的七大姑八大姨看见了肯定要在背后说三道四,影响不好,干脆就悄悄装一点走。
反正宽大的T恤遮下来,能把两人鼓囊囊的裤兜盖得严严实实。
两人下了楼,婚礼进行到了尾声,宴席开始上菜,宾客热闹欢腾。
伴郎伴娘要和新娘一起吃饭,他们刚要去,便听见席间有人喊道,“小却!”
秦却脚步一顿,转过头来。
姜祉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见一个年过五十的胖妇人正笑吟吟地对着秦却招手。
姜祉好奇地问,“你认识?”
“我二姑姥。”
姜祉没有这个称呼的亲戚,尚没理清这其中的血缘关系,已经跟着秦却走了过去。
“你从R市回来啦!咱有半年没见了吧,又长高了!”二姑姥打量着秦却,热情得不得了,“快快,跟姑姥一起坐这。”
二姑姥正说着,注意到了姜祉,“这小伙子是?”
秦却拉开椅子,“我朋友。”
“是城里人吧!”二姑姥熟络地道,“看这皮肤白的,快一起坐。”
姜祉给予长辈最温暖帅气的笑容,“您也坐。”
二姑姥笑得合不拢嘴,拉着秦却关心的话说个不停,还总向同桌的其他妇人炫耀说这是他们家最有出息的一个孩子。
姜祉坐在一边,用手机百度了一番“姑姥”到底是怎么个亲戚,终于得到了答案——
中国北方,对妈妈的父亲的姐妹的称呼。
这一顿饭,秦却基本没怎么动筷子,都在陪着这些人说话。
姜祉倒是挑挑拣拣地吃了不少,终于吃完了饭,秦却又将姑姥送上了车。
这边宴席也散得差不多了,新郎却又叫人在一个包厢里摆上了一桌,对秦却道,“我寻思和那些人坐一起你也吃不了几口,你搁这再吃点,有的是。”
秦却坐下来,姜祉也跟着坐到他旁边。
帮忙端来一碟油焖大虾的霍衔成奇道,“你也没吃饱?”
我刚刚可还看见你在那边啃猪蹄膀呢!
姜祉撕了一个烤鸡腿,把上面的鸡皮慢慢扒了下来,“我还在长身体。”
霍衔成听了忍不住笑道,“咱都二十多了还长身体呢?”
姜祉咬着鸡腿,“我才十八,我还能长。”
秦却闻言抬头看了姜祉一眼,把那盘虾端到姜祉附近,顺嘴问道,“你现在一米八七?”
姜祉拿了个虾,点头道,“嗯。”
同样一米八七的霍衔成纳闷,“一米八七了还不满足?你是想顶天立地么?”
“多吃点。”秦却把猪蹄膀也拿到姜祉附近,“争取长得跟鹿角漆一样高。”
姜祉好奇地问,“鹿角漆是什么?”
霍衔成给他解答,“就是一种细溜溜的树杆子,大概能有十二米那么高吧。”
姜祉,“......倒也不用那么高。”
他吃饭比较挑嘴,不吃辣的不吃甜的,不吃葱姜蒜,肉类只吃猪肘、猪蹄,以及鸡大腿肉,牛羊肉不碰,海鲜只吃虾,不吃菌类,不吃芹菜韭菜以及胡萝卜。
因此他在桌上能吃的东西不多。
姜祉在扒了两个虾后才注意到,秦却把他吃的都拿到了他附近。
这......他不会是在一楼吃饭的时候观察来的吧?
姜祉心里突然冒出一种微妙的感觉,这人要不要这么细心啊!
他扒虾的手微微顿了一下,偏头问道,“你不吃虾?”
秦却,“不吃。”
......怎么会有人不吃虾呢?!
姜祉把剥好的虾肉递到秦却嘴边,“真不吃假不吃?”
秦却垂眸,张嘴把虾肉从姜祉指尖上咬走了。
姜祉,“......”
看吧,哪里是不吃,分明是懒得剥。
秦却不挑食,有什么吃什么,不吃虾确实是嫌麻烦。
于是,没过一会儿,秦却就收到了满满一碗的剥好的虾肉。
霍衔成顿时觉得自己全身都在发光,像射程两公里的那种矿场大探照灯。
吃完了饭,秦却和其他几人告了别,准备启程回自己村。
姜祉,“那我呢?”
宋惊唐揽住他的肩膀,“你跟我们一起去泡温泉。”
家里有泳池有温泉有公园有停机坪的姜二少不理解,温泉有什么好泡的?
于是他指着秦却问,“我不能跟他一起走么?”
“那不太行。”宋惊唐非常之肯定的否定道,“却爷他都是一个人回村里静静的,放心吧,我们保证带你玩得尽兴,让你乐不思蜀。”
霍衔成在姜祉对面张开双臂,深情道,“欢迎来到东北这嘎达屯,这里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娇贵的——”
他话还没说完,被秦却从后面踹了一脚,一趔趄,扑到了沙发上。
秦却把手里的背包递给姜祉,“走吧。”
宋惊唐看着两人出门,直接目瞪口呆,真就把人领回去了?
喜乐饭店不远处的街道就是小客站点,在马路牙子上等了一会儿,一辆充满村镇气息的小客车晃晃悠悠地开过来。
姜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乖乖背着秦却的包,跟着他上车买票,并排坐好,直到秦却取出有线耳机戴上,往窗边一靠,一副准备睡觉的样子。
没带耳机的姜祉赶忙问道,“你要听歌么?”
这路程一看就很漫长,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在外没有耳机就等于手机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
不能刷视频,不能听歌,也不能打游戏......
秦却眼睛也不睁,摘下一边的耳机递过来。
姜祉好奇的戴上,里面清晰地传来一句话:2008年北京文艺广播为您带来,话说天下:三言二拍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姜二少当即惊了,这不是公园老爷爷们爱听的广播么,你可是冷酷社会哥哎!
哎!
社会哥本人已经睡着了。
小客车平稳地行驶在村镇蜿蜒崎岖的公路上,车窗外风景不断变换,有碧绿茂密的草野,连绵起伏的苍翠丘陵,偶尔有现代化的村庄排列。
姜祉听着耳机里的广播,望着沿途的风景,不一会儿,困意就席卷了上来。
再次清醒是被人摇醒的,“小伙子,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姜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司机大叔站在自己身边。
他把脑袋从秦却肩膀上直起来,看了眼旁边人。
秦却的额头抵在窗户上,还没醒。
姜祉揉了揉脖子,用胳膊肘轻轻戳了戳秦却,“到站了。”
秦却先是眉头微皱,接着才缓缓睁开了眼睛,刚刚睡醒的黑眸清冽含水,透亮有神,眉眼鼻梁如水墨渲染,浓淡相宜,眼神里似蒙着一层散漫水光,像一幅笔墨深浅得当,半篇留白的山水画。
姜祉有些怔神。
“走吧。”秦却把垂下来的头发撩到脑后,起身带着姜祉又换了一辆小客。
“还要换乘?”姜祉望着窗外充满烟火气的小城,不远处是一排卖水果的摊贩,再远点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过两层楼高,楼顶立着一个红色大牌子——W县站。
与姜祉印象中的火车站相差了大概十个京州站。
“这是县城里。”秦却低头刷着手机屏幕,“我家在农村。”
姜祉想起他们早上穿过的那个人烟俱净的村庄,两眼期待地问,“我们要住下来么?”
秦却道,“住一天,明晚回学校。”
姜祉看了眼车上提示的发车时间,“还有六分钟发车,我出去一下。”
秦却抬眼,“干什么去?”
姜祉微微抬了抬下巴,“我去买点水果,总不能空着手去你家见叔叔阿姨吧。”
他起身要走,却被秦却抬手拉了回来。
秦却淡声道,“我家就我一个人。”
姜祉不解地看着他,“就你一个人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住?”
“他们都死了。”
秦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神色都平静得像是在说早饭吃了什么,整个人如同一眼无波无澜的古井。
姜祉惊讶得微微张大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脑子里不断飘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凄风苦雨”等惨得不能再惨的词语。
这人今年多大?
二十?二十一?
这样的年纪就失去了双亲?
他不敢再继续问了。
于是姜二少爷倾身给了秦却一个温暖的抱抱,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安慰方式。
秦却,“......”
秦却单手提着姜祉的后衣领把人拉开,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怎么突然就投怀送抱了?”
姜祉脑子卡了一下壳,语言系统没转换好,说出来一句标准的英语,“I‘m sorry to hear that, give you fort。”
秦却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说的英语是什么意思,于是拍了拍他的肩,“留着安慰伤心难过的小姑娘吧。”
姜祉,“......”
嘿,你看你这人,还不领情。
姜祉见他情绪很正常,没有因此难过低沉,于是放下了心。
小客车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这边公路修得不错,两排粗壮高大的银杏树,在盛夏里投下成片成片的阴影,就是没什么车,来往多是一些长途货车。
大概二十分钟后,秦却道,“师傅,前面桥头停一下。”
“好嘞!”司机师傅热情地应道。
下了车,姜祉左右看了一眼,“桥呢?”
一条笔直的大马路延伸前进,路边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通往前方的村子,唯独不见桥。
“没有。”秦却踏上水泥路,“只是这么叫。”
“哦哦,那你们村子叫什么名字啊?”姜祉跟上他,“象牙山村么?”
秦却道,“云脚村。”
姜祉闻此不由得向前方望去,远处墨绿色的山影连绵起伏,不算很高,像是碧海涌来的一道波浪,被固定在了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
碧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似的云。
从山脚处平铺开一座村庄,处处绿树成荫。
确实是坐落在云与山脚处。
他们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过两个岔路口,映入眼帘一棵合抱粗的高大树木,繁茂葱茏,似有遮天蔽日之势。
树下聚了一群平均年纪在五十以上的妇女,年纪大些的已经干瘦佝偻了。
自秦却和姜祉走来,他们便齐齐看了过来。
其中一位年纪约在七十左右的老太太定睛一看,声音响亮地招呼道,“小却,你放假了?”
姜祉闻声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一声这老太太身子骨真是硬朗,嗷一嗓子能响到凌霄宝殿去。
秦却点了点头,“回来待两天。”
绕过大树,又继续走了一段路,路边叉上去一条斜坡,上坡后是一条小街,坐落了一排屋舍。
最东边这一户,红砖院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门口有一棵碗口粗的枣树,已经挂满了还未成熟的绿枣。
秦却取出钥匙,打开了高大的铁门,门上的一串铜铃随着晃动“当啷”脆响。
院子里很宽敞,入眼先是葡萄架子构成的长廊,葡萄藤肆意盘绕生长,已经结出了一串串青绿的葡萄。
长廊之后是台阶,和一座农村常见的二层平房。
安静得隐隐有一种荒芜之意,确实是一段时间没有人生活过的样子。
穿过木架长廊,未加修剪肆意生长的葡萄藤遮下一片密不透风的荫凉,午后的日头很足,院子里很安静,似乎能看见时光在这里缓而悠长的慢慢流淌而过。
姜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乖乖背着秦却的包,跟着他上车买票,并排坐好,直到秦却取出有线耳机戴上,往窗边一靠,一副准备睡觉的样子。
没带耳机的姜祉赶忙问道,“你要听歌么?”
这路程一看就很漫长,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在外没有耳机就等于手机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
不能刷视频,不能听歌,也不能打游戏......
秦却眼睛也不睁,摘下一边的耳机递过来。
姜祉好奇的戴上,里面清晰地传来一句话:2008年北京文艺广播为您带来,话说天下:三言二拍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姜二少当即惊了,这不是公园老爷爷们爱听的广播么,你可是冷酷社会哥哎!
哎!
社会哥本人已经睡着了。
小客车平稳地行驶在村镇蜿蜒崎岖的公路上,车窗外风景不断变换,有碧绿茂密的草野,连绵起伏的苍翠丘陵,偶尔有现代化的村庄排列。
姜祉听着耳机里的广播,望着沿途的风景,不一会儿,困意就席卷了上来。
再次清醒是被人摇醒的,“小伙子,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姜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司机大叔站在自己身边。
他把脑袋从秦却肩膀上直起来,看了眼旁边人。
秦却的额头抵在窗户上,还没醒。
姜祉揉了揉脖子,用胳膊肘轻轻戳了戳秦却,“到站了。”
秦却先是眉头微皱,接着才缓缓睁开了眼睛,刚刚睡醒的黑眸清冽含水,透亮有神,眉眼鼻梁如水墨渲染,浓淡相宜,眼神里似蒙着一层散漫水光,像一幅笔墨深浅得当,半篇留白的山水画。
姜祉有些怔神。
“走吧。”秦却把垂下来的头发撩到脑后,起身带着姜祉又换了一辆小客。
“还要换乘?”姜祉望着窗外充满烟火气的小城,不远处是一排卖水果的摊贩,再远点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过两层楼高,楼顶立着一个红色大牌子——W县站。
与姜祉印象中的火车站相差了大概十个京州站。
“这是县城里。”秦却低头刷着手机屏幕,“我家在农村。”
姜祉想起他们早上穿过的那个人烟俱净的村庄,两眼期待地问,“我们要住下来么?”
秦却道,“住一天,明晚回学校。”
姜祉看了眼车上提示的发车时间,“还有六分钟发车,我出去一下。”
秦却抬眼,“干什么去?”
姜祉微微抬了抬下巴,“我去买点水果,总不能空着手去你家见叔叔阿姨吧。”
他起身要走,却被秦却抬手拉了回来。
秦却淡声道,“我家就我一个人。”
姜祉不解地看着他,“就你一个人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住?”
“他们都死了。”
秦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神色都平静得像是在说早饭吃了什么,整个人如同一眼无波无澜的古井。
姜祉惊讶得微微张大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脑子里不断飘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凄风苦雨”等惨得不能再惨的词语。
这人今年多大?
二十?二十一?
这样的年纪就失去了双亲?
他不敢再继续问了。
于是姜二少爷倾身给了秦却一个温暖的抱抱,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安慰方式。
秦却,“......”
秦却单手提着姜祉的后衣领把人拉开,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怎么突然就投怀送抱了?”
姜祉脑子卡了一下壳,语言系统没转换好,说出来一句标准的英语,“I‘m sorry to hear that, give you fort。”
秦却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说的英语是什么意思,于是拍了拍他的肩,“留着安慰伤心难过的小姑娘吧。”
姜祉,“......”
嘿,你看你这人,还不领情。
姜祉见他情绪很正常,没有因此难过低沉,于是放下了心。
小客车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这边公路修得不错,两排粗壮高大的银杏树,在盛夏里投下成片成片的阴影,就是没什么车,来往多是一些长途货车。
大概二十分钟后,秦却道,“师傅,前面桥头停一下。”
“好嘞!”司机师傅热情地应道。
下了车,姜祉左右看了一眼,“桥呢?”
一条笔直的大马路延伸前进,路边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通往前方的村子,唯独不见桥。
“没有。”秦却踏上水泥路,“只是这么叫。”
“哦哦,那你们村子叫什么名字啊?”姜祉跟上他,“象牙山村么?”
秦却道,“云脚村。”
姜祉闻此不由得向前方望去,远处墨绿色的山影连绵起伏,不算很高,像是碧海涌来的一道波浪,被固定在了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
碧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似的云。
从山脚处平铺开一座村庄,处处绿树成荫。
确实是坐落在云与山脚处。
他们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过两个岔路口,映入眼帘一棵合抱粗的高大树木,繁茂葱茏,似有遮天蔽日之势。
树下聚了一群平均年纪在五十以上的妇女,年纪大些的已经干瘦佝偻了。
自秦却和姜祉走来,他们便齐齐看了过来。
其中一位年纪约在七十左右的老太太定睛一看,声音响亮地招呼道,“小却,你放假了?”
姜祉闻声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一声这老太太身子骨真是硬朗,嗷一嗓子能响到凌霄宝殿去。
秦却点了点头,“回来待两天。”
绕过大树,又继续走了一段路,路边叉上去一条斜坡,上坡后是一条小街,坐落了一排屋舍。
最东边这一户,红砖院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门口有一棵碗口粗的枣树,已经挂满了还未成熟的绿枣。
秦却取出钥匙,打开了高大的铁门,门上的一串铜铃随着晃动“当啷”脆响。
院子里很宽敞,入眼先是葡萄架子构成的长廊,葡萄藤肆意盘绕生长,已经结出了一串串青绿的葡萄。
长廊之后是台阶,和一座农村常见的二层平房。
安静得隐隐有一种荒芜之意,确实是一段时间没有人生活过的样子。
穿过木架长廊,未加修剪肆意生长的葡萄藤遮下一片密不透风的荫凉,午后的日头很足,院子里很安静,似乎能看见时光在这里缓而悠长的慢慢流淌而过。
姜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乖乖背着秦却的包,跟着他上车买票,并排坐好,直到秦却取出有线耳机戴上,往窗边一靠,一副准备睡觉的样子。
没带耳机的姜祉赶忙问道,“你要听歌么?”
这路程一看就很漫长,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在外没有耳机就等于手机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
不能刷视频,不能听歌,也不能打游戏......
秦却眼睛也不睁,摘下一边的耳机递过来。
姜祉好奇的戴上,里面清晰地传来一句话:2008年北京文艺广播为您带来,话说天下:三言二拍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姜二少当即惊了,这不是公园老爷爷们爱听的广播么,你可是冷酷社会哥哎!
哎!
社会哥本人已经睡着了。
小客车平稳地行驶在村镇蜿蜒崎岖的公路上,车窗外风景不断变换,有碧绿茂密的草野,连绵起伏的苍翠丘陵,偶尔有现代化的村庄排列。
姜祉听着耳机里的广播,望着沿途的风景,不一会儿,困意就席卷了上来。
再次清醒是被人摇醒的,“小伙子,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姜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司机大叔站在自己身边。
他把脑袋从秦却肩膀上直起来,看了眼旁边人。
秦却的额头抵在窗户上,还没醒。
姜祉揉了揉脖子,用胳膊肘轻轻戳了戳秦却,“到站了。”
秦却先是眉头微皱,接着才缓缓睁开了眼睛,刚刚睡醒的黑眸清冽含水,透亮有神,眉眼鼻梁如水墨渲染,浓淡相宜,眼神里似蒙着一层散漫水光,像一幅笔墨深浅得当,半篇留白的山水画。
姜祉有些怔神。
“走吧。”秦却把垂下来的头发撩到脑后,起身带着姜祉又换了一辆小客。
“还要换乘?”姜祉望着窗外充满烟火气的小城,不远处是一排卖水果的摊贩,再远点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过两层楼高,楼顶立着一个红色大牌子——W县站。
与姜祉印象中的火车站相差了大概十个京州站。
“这是县城里。”秦却低头刷着手机屏幕,“我家在农村。”
姜祉想起他们早上穿过的那个人烟俱净的村庄,两眼期待地问,“我们要住下来么?”
秦却道,“住一天,明晚回学校。”
姜祉看了眼车上提示的发车时间,“还有六分钟发车,我出去一下。”
秦却抬眼,“干什么去?”
姜祉微微抬了抬下巴,“我去买点水果,总不能空着手去你家见叔叔阿姨吧。”
他起身要走,却被秦却抬手拉了回来。
秦却淡声道,“我家就我一个人。”
姜祉不解地看着他,“就你一个人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住?”
“他们都死了。”
秦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神色都平静得像是在说早饭吃了什么,整个人如同一眼无波无澜的古井。
姜祉惊讶得微微张大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脑子里不断飘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凄风苦雨”等惨得不能再惨的词语。
这人今年多大?
二十?二十一?
这样的年纪就失去了双亲?
他不敢再继续问了。
于是姜二少爷倾身给了秦却一个温暖的抱抱,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安慰方式。
秦却,“......”
秦却单手提着姜祉的后衣领把人拉开,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怎么突然就投怀送抱了?”
姜祉脑子卡了一下壳,语言系统没转换好,说出来一句标准的英语,“I‘m sorry to hear that, give you fort。”
秦却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说的英语是什么意思,于是拍了拍他的肩,“留着安慰伤心难过的小姑娘吧。”
姜祉,“......”
嘿,你看你这人,还不领情。
姜祉见他情绪很正常,没有因此难过低沉,于是放下了心。
小客车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这边公路修得不错,两排粗壮高大的银杏树,在盛夏里投下成片成片的阴影,就是没什么车,来往多是一些长途货车。
大概二十分钟后,秦却道,“师傅,前面桥头停一下。”
“好嘞!”司机师傅热情地应道。
下了车,姜祉左右看了一眼,“桥呢?”
一条笔直的大马路延伸前进,路边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通往前方的村子,唯独不见桥。
“没有。”秦却踏上水泥路,“只是这么叫。”
“哦哦,那你们村子叫什么名字啊?”姜祉跟上他,“象牙山村么?”
秦却道,“云脚村。”
姜祉闻此不由得向前方望去,远处墨绿色的山影连绵起伏,不算很高,像是碧海涌来的一道波浪,被固定在了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
碧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似的云。
从山脚处平铺开一座村庄,处处绿树成荫。
确实是坐落在云与山脚处。
他们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过两个岔路口,映入眼帘一棵合抱粗的高大树木,繁茂葱茏,似有遮天蔽日之势。
树下聚了一群平均年纪在五十以上的妇女,年纪大些的已经干瘦佝偻了。
自秦却和姜祉走来,他们便齐齐看了过来。
其中一位年纪约在七十左右的老太太定睛一看,声音响亮地招呼道,“小却,你放假了?”
姜祉闻声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一声这老太太身子骨真是硬朗,嗷一嗓子能响到凌霄宝殿去。
秦却点了点头,“回来待两天。”
绕过大树,又继续走了一段路,路边叉上去一条斜坡,上坡后是一条小街,坐落了一排屋舍。
最东边这一户,红砖院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门口有一棵碗口粗的枣树,已经挂满了还未成熟的绿枣。
秦却取出钥匙,打开了高大的铁门,门上的一串铜铃随着晃动“当啷”脆响。
院子里很宽敞,入眼先是葡萄架子构成的长廊,葡萄藤肆意盘绕生长,已经结出了一串串青绿的葡萄。
长廊之后是台阶,和一座农村常见的二层平房。
安静得隐隐有一种荒芜之意,确实是一段时间没有人生活过的样子。
穿过木架长廊,未加修剪肆意生长的葡萄藤遮下一片密不透风的荫凉,午后的日头很足,院子里很安静,似乎能看见时光在这里缓而悠长的慢慢流淌而过。
姜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乖乖背着秦却的包,跟着他上车买票,并排坐好,直到秦却取出有线耳机戴上,往窗边一靠,一副准备睡觉的样子。
没带耳机的姜祉赶忙问道,“你要听歌么?”
这路程一看就很漫长,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在外没有耳机就等于手机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
不能刷视频,不能听歌,也不能打游戏......
秦却眼睛也不睁,摘下一边的耳机递过来。
姜祉好奇的戴上,里面清晰地传来一句话:2008年北京文艺广播为您带来,话说天下:三言二拍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姜二少当即惊了,这不是公园老爷爷们爱听的广播么,你可是冷酷社会哥哎!
哎!
社会哥本人已经睡着了。
小客车平稳地行驶在村镇蜿蜒崎岖的公路上,车窗外风景不断变换,有碧绿茂密的草野,连绵起伏的苍翠丘陵,偶尔有现代化的村庄排列。
姜祉听着耳机里的广播,望着沿途的风景,不一会儿,困意就席卷了上来。
再次清醒是被人摇醒的,“小伙子,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姜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司机大叔站在自己身边。
他把脑袋从秦却肩膀上直起来,看了眼旁边人。
秦却的额头抵在窗户上,还没醒。
姜祉揉了揉脖子,用胳膊肘轻轻戳了戳秦却,“到站了。”
秦却先是眉头微皱,接着才缓缓睁开了眼睛,刚刚睡醒的黑眸清冽含水,透亮有神,眉眼鼻梁如水墨渲染,浓淡相宜,眼神里似蒙着一层散漫水光,像一幅笔墨深浅得当,半篇留白的山水画。
姜祉有些怔神。
“走吧。”秦却把垂下来的头发撩到脑后,起身带着姜祉又换了一辆小客。
“还要换乘?”姜祉望着窗外充满烟火气的小城,不远处是一排卖水果的摊贩,再远点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过两层楼高,楼顶立着一个红色大牌子——W县站。
与姜祉印象中的火车站相差了大概十个京州站。
“这是县城里。”秦却低头刷着手机屏幕,“我家在农村。”
姜祉想起他们早上穿过的那个人烟俱净的村庄,两眼期待地问,“我们要住下来么?”
秦却道,“住一天,明晚回学校。”
姜祉看了眼车上提示的发车时间,“还有六分钟发车,我出去一下。”
秦却抬眼,“干什么去?”
姜祉微微抬了抬下巴,“我去买点水果,总不能空着手去你家见叔叔阿姨吧。”
他起身要走,却被秦却抬手拉了回来。
秦却淡声道,“我家就我一个人。”
姜祉不解地看着他,“就你一个人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住?”
“他们都死了。”
秦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神色都平静得像是在说早饭吃了什么,整个人如同一眼无波无澜的古井。
姜祉惊讶得微微张大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脑子里不断飘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凄风苦雨”等惨得不能再惨的词语。
这人今年多大?
二十?二十一?
这样的年纪就失去了双亲?
他不敢再继续问了。
于是姜二少爷倾身给了秦却一个温暖的抱抱,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安慰方式。
秦却,“......”
秦却单手提着姜祉的后衣领把人拉开,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怎么突然就投怀送抱了?”
姜祉脑子卡了一下壳,语言系统没转换好,说出来一句标准的英语,“I‘m sorry to hear that, give you fort。”
秦却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说的英语是什么意思,于是拍了拍他的肩,“留着安慰伤心难过的小姑娘吧。”
姜祉,“......”
嘿,你看你这人,还不领情。
姜祉见他情绪很正常,没有因此难过低沉,于是放下了心。
小客车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这边公路修得不错,两排粗壮高大的银杏树,在盛夏里投下成片成片的阴影,就是没什么车,来往多是一些长途货车。
大概二十分钟后,秦却道,“师傅,前面桥头停一下。”
“好嘞!”司机师傅热情地应道。
下了车,姜祉左右看了一眼,“桥呢?”
一条笔直的大马路延伸前进,路边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通往前方的村子,唯独不见桥。
“没有。”秦却踏上水泥路,“只是这么叫。”
“哦哦,那你们村子叫什么名字啊?”姜祉跟上他,“象牙山村么?”
秦却道,“云脚村。”
姜祉闻此不由得向前方望去,远处墨绿色的山影连绵起伏,不算很高,像是碧海涌来的一道波浪,被固定在了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
碧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似的云。
从山脚处平铺开一座村庄,处处绿树成荫。
确实是坐落在云与山脚处。
他们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过两个岔路口,映入眼帘一棵合抱粗的高大树木,繁茂葱茏,似有遮天蔽日之势。
树下聚了一群平均年纪在五十以上的妇女,年纪大些的已经干瘦佝偻了。
自秦却和姜祉走来,他们便齐齐看了过来。
其中一位年纪约在七十左右的老太太定睛一看,声音响亮地招呼道,“小却,你放假了?”
姜祉闻声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一声这老太太身子骨真是硬朗,嗷一嗓子能响到凌霄宝殿去。
秦却点了点头,“回来待两天。”
绕过大树,又继续走了一段路,路边叉上去一条斜坡,上坡后是一条小街,坐落了一排屋舍。
最东边这一户,红砖院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门口有一棵碗口粗的枣树,已经挂满了还未成熟的绿枣。
秦却取出钥匙,打开了高大的铁门,门上的一串铜铃随着晃动“当啷”脆响。
院子里很宽敞,入眼先是葡萄架子构成的长廊,葡萄藤肆意盘绕生长,已经结出了一串串青绿的葡萄。
长廊之后是台阶,和一座农村常见的二层平房。
安静得隐隐有一种荒芜之意,确实是一段时间没有人生活过的样子。
穿过木架长廊,未加修剪肆意生长的葡萄藤遮下一片密不透风的荫凉,午后的日头很足,院子里很安静,似乎能看见时光在这里缓而悠长的慢慢流淌而过。
姜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乖乖背着秦却的包,跟着他上车买票,并排坐好,直到秦却取出有线耳机戴上,往窗边一靠,一副准备睡觉的样子。
没带耳机的姜祉赶忙问道,“你要听歌么?”
这路程一看就很漫长,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在外没有耳机就等于手机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
不能刷视频,不能听歌,也不能打游戏......
秦却眼睛也不睁,摘下一边的耳机递过来。
姜祉好奇的戴上,里面清晰地传来一句话:2008年北京文艺广播为您带来,话说天下:三言二拍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姜二少当即惊了,这不是公园老爷爷们爱听的广播么,你可是冷酷社会哥哎!
哎!
社会哥本人已经睡着了。
小客车平稳地行驶在村镇蜿蜒崎岖的公路上,车窗外风景不断变换,有碧绿茂密的草野,连绵起伏的苍翠丘陵,偶尔有现代化的村庄排列。
姜祉听着耳机里的广播,望着沿途的风景,不一会儿,困意就席卷了上来。
再次清醒是被人摇醒的,“小伙子,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姜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司机大叔站在自己身边。
他把脑袋从秦却肩膀上直起来,看了眼旁边人。
秦却的额头抵在窗户上,还没醒。
姜祉揉了揉脖子,用胳膊肘轻轻戳了戳秦却,“到站了。”
秦却先是眉头微皱,接着才缓缓睁开了眼睛,刚刚睡醒的黑眸清冽含水,透亮有神,眉眼鼻梁如水墨渲染,浓淡相宜,眼神里似蒙着一层散漫水光,像一幅笔墨深浅得当,半篇留白的山水画。
姜祉有些怔神。
“走吧。”秦却把垂下来的头发撩到脑后,起身带着姜祉又换了一辆小客。
“还要换乘?”姜祉望着窗外充满烟火气的小城,不远处是一排卖水果的摊贩,再远点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过两层楼高,楼顶立着一个红色大牌子——W县站。
与姜祉印象中的火车站相差了大概十个京州站。
“这是县城里。”秦却低头刷着手机屏幕,“我家在农村。”
姜祉想起他们早上穿过的那个人烟俱净的村庄,两眼期待地问,“我们要住下来么?”
秦却道,“住一天,明晚回学校。”
姜祉看了眼车上提示的发车时间,“还有六分钟发车,我出去一下。”
秦却抬眼,“干什么去?”
姜祉微微抬了抬下巴,“我去买点水果,总不能空着手去你家见叔叔阿姨吧。”
他起身要走,却被秦却抬手拉了回来。
秦却淡声道,“我家就我一个人。”
姜祉不解地看着他,“就你一个人是什么意思?你自己住?”
“他们都死了。”
秦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神色都平静得像是在说早饭吃了什么,整个人如同一眼无波无澜的古井。
姜祉惊讶得微微张大了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脑子里不断飘过“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凄风苦雨”等惨得不能再惨的词语。
这人今年多大?
二十?二十一?
这样的年纪就失去了双亲?
他不敢再继续问了。
于是姜二少爷倾身给了秦却一个温暖的抱抱,这是他能想到最好的安慰方式。
秦却,“......”
秦却单手提着姜祉的后衣领把人拉开,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怎么突然就投怀送抱了?”
姜祉脑子卡了一下壳,语言系统没转换好,说出来一句标准的英语,“I‘m sorry to hear that, give you fort。”
秦却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他说的英语是什么意思,于是拍了拍他的肩,“留着安慰伤心难过的小姑娘吧。”
姜祉,“......”
嘿,你看你这人,还不领情。
姜祉见他情绪很正常,没有因此难过低沉,于是放下了心。
小客车行驶在宽敞的公路上,这边公路修得不错,两排粗壮高大的银杏树,在盛夏里投下成片成片的阴影,就是没什么车,来往多是一些长途货车。
大概二十分钟后,秦却道,“师傅,前面桥头停一下。”
“好嘞!”司机师傅热情地应道。
下了车,姜祉左右看了一眼,“桥呢?”
一条笔直的大马路延伸前进,路边一条三米宽的水泥路通往前方的村子,唯独不见桥。
“没有。”秦却踏上水泥路,“只是这么叫。”
“哦哦,那你们村子叫什么名字啊?”姜祉跟上他,“象牙山村么?”
秦却道,“云脚村。”
姜祉闻此不由得向前方望去,远处墨绿色的山影连绵起伏,不算很高,像是碧海涌来的一道波浪,被固定在了天空与地面的交界处。
碧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似的云。
从山脚处平铺开一座村庄,处处绿树成荫。
确实是坐落在云与山脚处。
他们沿着蜿蜒的水泥路走过两个岔路口,映入眼帘一棵合抱粗的高大树木,繁茂葱茏,似有遮天蔽日之势。
树下聚了一群平均年纪在五十以上的妇女,年纪大些的已经干瘦佝偻了。
自秦却和姜祉走来,他们便齐齐看了过来。
其中一位年纪约在七十左右的老太太定睛一看,声音响亮地招呼道,“小却,你放假了?”
姜祉闻声不由得在心里赞叹一声这老太太身子骨真是硬朗,嗷一嗓子能响到凌霄宝殿去。
秦却点了点头,“回来待两天。”
绕过大树,又继续走了一段路,路边叉上去一条斜坡,上坡后是一条小街,坐落了一排屋舍。
最东边这一户,红砖院墙上爬满了绿油油的爬山虎,门口有一棵碗口粗的枣树,已经挂满了还未成熟的绿枣。
秦却取出钥匙,打开了高大的铁门,门上的一串铜铃随着晃动“当啷”脆响。
院子里很宽敞,入眼先是葡萄架子构成的长廊,葡萄藤肆意盘绕生长,已经结出了一串串青绿的葡萄。
长廊之后是台阶,和一座农村常见的二层平房。
安静得隐隐有一种荒芜之意,确实是一段时间没有人生活过的样子。
穿过木架长廊,未加修剪肆意生长的葡萄藤遮下一片密不透风的荫凉,午后的日头很足,院子里很安静,似乎能看见时光在这里缓而悠长的慢慢流淌而过。
姜祉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乖乖背着秦却的包,跟着他上车买票,并排坐好,直到秦却取出有线耳机戴上,往窗边一靠,一副准备睡觉的样子。
没带耳机的姜祉赶忙问道,“你要听歌么?”
这路程一看就很漫长,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在外没有耳机就等于手机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
不能刷视频,不能听歌,也不能打游戏......
秦却眼睛也不睁,摘下一边的耳机递过来。
姜祉好奇的戴上,里面清晰地传来一句话:2008年北京文艺广播为您带来,话说天下:三言二拍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姜二少当即惊了,这不是公园老爷爷们爱听的广播么,你可是冷酷社会哥哎!
哎!
社会哥本人已经睡着了。
小客车平稳地行驶在村镇蜿蜒崎岖的公路上,车窗外风景不断变换,有碧绿茂密的草野,连绵起伏的苍翠丘陵,偶尔有现代化的村庄排列。
姜祉听着耳机里的广播,望着沿途的风景,不一会儿,困意就席卷了上来。
再次清醒是被人摇醒的,“小伙子,小伙子,醒醒,到站了。”
姜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司机大叔站在自己身边。
他把脑袋从秦却肩膀上直起来,看了眼旁边人。
秦却的额头抵在窗户上,还没醒。
姜祉揉了揉脖子,用胳膊肘轻轻戳了戳秦却,“到站了。”
秦却先是眉头微皱,接着才缓缓睁开了眼睛,刚刚睡醒的黑眸清冽含水,透亮有神,眉眼鼻梁如水墨渲染,浓淡相宜,眼神里似蒙着一层散漫水光,像一幅笔墨深浅得当,半篇留白的山水画。
姜祉有些怔神。
“走吧。”秦却把垂下来的头发撩到脑后,起身带着姜祉又换了一辆小客。
“还要换乘?”姜祉望着窗外充满烟火气的小城,不远处是一排卖水果的摊贩,再远点是人来人往的火车站,不过两层楼高,楼顶立着一个红色大牌子——W县站。
与姜祉印象中的火车站相差了大概十个京州站。
“这是县城里。”秦却低头刷着手机屏幕,“我家在农村。”
姜祉想起他们早上穿过的那个人烟俱净的村庄,两眼期待地问,“我们要住下来么?”
秦却道,“住一天,明晚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