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不客气,责令黄忠精选兵马,若有羸弱者,重回本部,让将领重新挑选。
霍峻拱手谦让,说道:“尽奉国事尔!”
刘备将放下文书,说道:“广植宿麦,推行四政,恩惠百姓,此国之大策也;组建禁军,强干弱枝,威慑四方,此国之基石也。今岁至此,军政之事略有小成。”
“南方六州看似太平,然却有不顺之民。荆楚五溪蛮,吴越山越蛮,或数十万,或十余万,盘踞山林之间,不服王化,不缴赋税。贪鄙财物,或下山劫掠,今为孤之所忧。”
话锋一转,刘备说道:“近日以来,孤与诸卿商议,或有人劝孤可择时出兵清剿五溪、山越二蛮,以为充实人口之用。不知诸卿以为如何?”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征讨蛮夷,充实人口,并非不可。自大王执掌南方以来,行温和之法,安抚五溪、山越二蛮。今根基已成,为充实地方户籍,或取精锐入军。明岁可择良时,征讨五溪、山越二蛮。”
刘备执掌吴楚以来,为保持政权的稳定,多采取柔和的政策,去安抚蛮夷、豪强。今刘备称王开国,兵下巴蜀,声威大涨,岂能照行旧策?
出兵征讨五溪、山越二蛮,不仅能露露肌肉,还能降服蛮夷。若征讨蛮夷顺利,降服几十万男女百姓没有问题,顺便还能借机调整行政机构,深化对荆、扬的治理。
“子龙、公衡?”刘备问道。
“臣无异议!”赵云说道。
黄权捋着胡须,说道:“启禀殿下,征讨蛮夷,不宜武力强取,宜选文武兼济之人,出任主帅。行刚柔并济之法,且征且抚,如此让诸夷归心。”
刘备微微颔首,说道:“公衡所言有理,征讨蛮夷于己方州郡之内作战,若是征讨过猛,则伤及百姓,不利百姓休养生息。”
顿了顿,刘备问道:“诸卿以为谁可出任征夷主帅?”
霍峻思绪少许,拱手说道“启禀殿下,峻以为军师将军诸葛孔明,能担此重任?”
“孔明领军?”刘备迟疑的说道。
“正是!”
霍峻环顾在场将领,说道:“蛮夷羸弱,起兵征讨,轻易能胜,得胜则掠民,得民需安之。故征讨二州蛮夷,名为用兵,实则安夷。且蛮夷广布艰远,征抚不当,避难入山,则户口多失。”
“孔明,兼理二州,达治知变,正而有谋。征讨蛮夷,编户齐民过,此孔明之所长也!”
霍峻向刘备拱手,说道:“正而有谋,协调军政,勤能安夷,此峻不如孔明也!”
打蛮夷,真没啥难度,对霍峻来说,有手就行。真正有难度的在于,如何安抚蛮夷之心,将蛮夷成为户籍上的百姓。然论安抚蛮夷,编户齐民,偏文政方面,霍峻不如诸葛亮。
历史上诸葛亮平南中,你以为是大小恶战,七擒孟获,降服诸夷。实则诸葛亮春天出兵,秋天回军,行军+征战+治理,仅了半年的时间,解决南中叛乱。
按行军路线与征战时间来看,诸葛亮就是在治理南中的同时,顺手打了下蛮夷,率军队到滇池旅游。
当然这仅是对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来说,凡将怕是没那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霍峻举荐诸葛亮挂帅的原因之一。
刘备起身而笑,说道:“孤本意让仲邈坐镇大军,指挥各军征讨五溪、山越二夷。今仲邈举荐孔明之语,孤以为然也!孔明之才,非萧何可比,亦能领军出战!”
说着,刘备看向黄权,说道:“征讨二夷,孔明若愿出任主帅。孤欲让公衡为副职,都护诸军,征讨江左山越,何如?”
“臣必不负殿下之命!”黄权兴奋的说道。
“善!”
——
1:“多食,长宿,加客气。畏汉椒、萝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