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福报享尽之后,堕落为鱼,今日只能在鱼贩的斗器之中苟延残喘,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这位前世的天人,因为专修空想观,修成了空定,却执着于这个想出来的空,无法回归本心。
无法与源头合一,获得真正的空性的智慧,超越六道轮回,住于四圣法界,得到真正灵性进化的超脱。
虽然他得寿八十亿四千万劫之久,却无法让自己的罪业消弭,在福寿用尽时,定力也跟着消失,仍要受轮回果报之苦。
阿难不解地问道:
“像帝释天一样尊贵的天人皇帝,他所修的福德如此多广,为何仍不能免于业报呢?”
一旁的鱼,此时张着空洞的双眼,似乎也对佛陀的话有所感悟。
佛陀慈悲的回答说:
“祸福其实只是暂时的假相,并不能长久。如果因为今生的富贵而志得意满,不知继续培福修慧,反而逆行暴施,享乐至极。
很快地,福报享尽,就会为自己招来无数的灾难和恶报。这因缘果报,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不会因贵贱而有所区别。”
第三个原因,是佛陀忆起自己过去在行菩萨道时,曾有一世生为一位三宝弟子。每逢六斋日,他便会到佛寺听经闻法,精进行道,从来不敢懈怠。
他总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认真学习佛法,希望以此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帮助他人,传播智慧和慈悲。
因为深信三宝的无上力量,平日里勤勉奉行佛法,行善事从不感到厌倦。
又坚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因而感得在佛祖所处时代出生,蒙受佛祖的亲自教诲而出家修行。
从此,生生世世,他都奉持佛法不懈怠,因此他的德行、福慧日渐增广,最终成就了无上的佛果,为世人所尊崇。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