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到后来,便是众人耳熟能详的,姜听云走上锦华峰,成了楚霄的走狗。
太玄阁不用审案了,他这一去,坐实了通敌的罪名。
那么蜀郡杨氏灭门一案,乃至火烧十二楼都有了解释,原来他早已和楚霄勾结,拿着同盟当垫脚石,视人性命如草芥,天人共愤,死有余辜。
要知道他当年还在青云社,不说人人追随,至少也是混得风生水起。众人倒吸一口凉气,细思极恐,此子心计颇深,竟都被他瞒过了,幸好识破诡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但姜听云这一去,民怨沸腾,怕他真的再说出什么,仙门百家铆足了劲都要和楚霄抗争到底。
这怎么不算是一种“信仰”呢。
姜听云听不见更说不了话,成日就坐在屏风后发呆,到底还是活着。
萧行知告诉他,有人打上来了。
姜听云茫然地看着他,萧行知不知该怎么让他明白意思,他的听力下降得很严重,最后寻了纸笔来,写给他看,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有人打上来了。
暴君终于要被推翻了吗?
挺好的。
不过和姜听云没什么关系,他又开始发呆。
楚霄想要长生不老,每日都有专人送上良材,再由余晚溪为他炼药。正是趁着这个机会,一群侠肝义胆之士才得以潜入锦华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已于今晚席上行刺。
可萧行知的表情也不像喜悦,姜听云大概懂了,图穷匕见,起义失败了。
深夜风声鹤唳,犹如鬼怪嚎叫,叫屋里的人呼吸都跟着乱了一拍。外面的火把几乎照亮了整座江门府,其中还夹杂着几声对楚霄的咒骂,由近及远。刀剑甲胄者走过一批又一批,对于不肯就范的刺客,便直接杀了,鲜血四溅,已气绝矣。锦华峰从未有过这般搜查,肃然到极点,只觉大事不妙。
萧行知与姜听云相视一眼,都明白刺杀楚霄的人逃了。
但躲在内宫,怕是九死一生。
萧行知为众人命运感到悲凉,好像老天怎么都看不见他们的努力,不肯给一条出路。他抱紧姜听云,把自己蜷成一团,不愿再听到那些声音。秋管家落了锁,从外面急急忙忙跑来,喊道:“快睡吧!睡过这晚就好,旁的都别管,我马上去熄灯。”
他怕刺客混到这里,更怕楚霄迁怒他们。既然已经败了,那便什么都不是了。
姜听云察觉肩头多了几滴热泪,他也跟着心口一滞。萧行知哭着道:“若慈义也在其中该如何?我不能苟活——”
这萧行知也是疯子,姜听云曾多次撞见他举着瓷片比划手腕,及时拦下才不了而了。他听萧之悌的话,他想回家,好像只有他死才能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