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元丰七年六月,神宗皇帝在朝野臣民或不解,或了然的心情下,当廷颁布圣旨。
“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延安郡王赵佣,性格稳重、聪明慧敏,勇毅果敢...”
“其中多赖于其母贤妃朱氏品行端方、教导有成,即可进封朱氏为德妃。”
“盖因赵佣之才德深受皇后大娘娘喜爱,着即延安郡王侍奉跟前,以全母子之情。”
圣旨内容不多,但是其中所透露的情况不小。
先是表彰了赵佣的才德,然后加封了其生母朱氏,最后更是将赵佣的抚养权,过继到了皇后向氏的名下。
这明晃晃的给赵佣铺路的表现扑面而来,让不少费尽心机,准备在其中挑事儿、找事儿,支持其他宗室子的大臣心里一沉。
他们已经明白神宗皇帝心里认准的储君人选是谁了,这个结果并不难猜,只不过没人想到神宗皇帝竟然放着成年的兄弟,而选择一个幼主。
一个国家最为忌讳的就是君弱臣强,如今新政派大势已成,按理说,神宗皇帝应该选择一位成年宗室子,来抗衡日益强大的新政派。
若是赵佣上位,恐怕又会出现一个皇帝傀儡,到时候中枢之内韩党加新政派占了百分之八十,想要破局还是不可能。
他们保守派这十几年来,已经被韩明等一干人压得死死地,本以为能趁机揭竿而起,掀了新政派的执政。
可要是如此发展,接下来他们保守派还是一辈子被压制的命。
馆阁校勘,历史馆检讨、着作佐郎邢恕在不少人的暗示下,颤颤巍巍的出列行礼。
“陛下,延安郡王赵佣虽然才德兼备,但年岁尚幼,怎可离开生母侍奉大娘娘近前。”
“况且母子情深,乃人伦之礼,陛下不应横加干预,以坏母子之情。”
好家伙,邢恕这番话倒是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毛病。
可惜大家都是千年的狐狸,玩什么聊斋。
邢恕这话无非就是不想让赵佣过继到皇后身下,这样一来,凭借着一介贵妃之子,想要依靠母党的势力登位,那根本不可能。
要知道历史上赵煦能顺利登位,可是太后大娘娘沈氏联合宰相王珪出面,亲自定下的。
这一回,有着神宗皇帝和皇后向氏背书,再加上韩明等一干能臣托底,赵佣的皇位那是稳得不能在稳了。
“邢佐郎此言差异,陛下为天下臣民之君父,皇后当为天下臣民之君母。”
“莫说一个皇子,只要大娘娘乐意,整个后宫的皇子都要奉其为母,尊称母亲。”
“现在只不过要求延安郡王侍奉近前罢了,有何不符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