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前几次的大战,大安与大荣各有损伤,阿云扎发现对面大安的将军似是有所变化,无论是排兵还是布阵变化都挺大,他觉得遇到了对手,难得有人能跟他打上来回,他还挺高兴。
自大安那方陷入沉寂,战场上仿佛被抽去了鲜活的灵魂,变得冷冷清清。营帐外的军旗在寒风中无力地耷拉着,偶尔被一阵稍强的风吹起,才勉强抖动几下,发出“噗噗”的声响。阿云扎骑在那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如松,目光缓缓扫过空旷的营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落寞。曾经这里剑拔弩张、喊杀声震天,如今却只剩下呼呼作响的风声,好似在低吟着往昔的喧嚣。
“报——”一声嘹亮的呼喊打破了营地的寂静,阿云扎闻声望去,只见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而来,在他面前猛地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启禀将军,经我方探查,敌方主帅已返回京都。”斥候声音洪亮,一字一句清晰地传入阿云扎耳中。
阿云扎微微挑眉,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几分遗憾,也有一丝如释重负。他轻轻摩挲着手中的马鞭,沉吟片刻后说道:“知道了,你先退下吧,继续留意敌方动向。”斥候领命后迅速退下。
正当阿云扎沉浸在这微妙的情绪中时,贴身侍从匆匆赶来,手中捧着一封盖有王府印信的信件。“将军,这是国都传来的加急信件,是娘娘的亲笔信。”侍从恭敬地呈上信件。
阿云扎心中一动,连忙接过信笺。他展开信笺,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母妃的声声关切似乎穿透了纸背。“吾儿,许久未见,母妃甚是挂念。近日身体可好?战事如何?盼你早日归来……”阿云扎轻轻叹了口气,抬眼望向远方,心中忖度,如今大安既已平静,短时间内想必不会再有大规模战事。况且母妃召唤,自己也确实归心似箭。
于是,阿云扎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起返程事宜。他大步迈向议事营帐,高声喊道:“传各营将领前来议事!”不一会儿,诸位将领鱼贯而入,营帐内顿时站满了身披铠甲、神情肃穆的军官。
“诸位,”阿云扎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如今大安方面已平静下来,敌方主帅也已回京都。我收到母妃传信,需回京都一趟。在我离开期间,你们务必严守营地,不可有丝毫懈怠。”
“将军放心!”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上前一步,抱拳说道,“末将定当竭尽全力,确保营地安全,若有敌军来犯,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和:“我等誓死守护大荣!”
阿云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好,有你们在,我便放心了。若有紧急情况,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国都告知我。”
安排好防务后,阿云扎回到自己的营帐。他走到兵器架前,将那身陪伴自己无数征战的战甲小心取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划痕,每一道都承载着一场激烈的战斗。“老伙计,暂且委屈你在这休息一阵了。”他轻声说道,语气中满是不舍。
随后,他打开衣箱,换上一身轻便的常服。收拾行李时,他的目光落在一把锋利的匕首上,那是他初上战场时母妃所赠,匕首的刀柄上雕刻着精致的花纹,承载着母妃的牵挂与期许。他轻轻拿起匕首,放入行囊,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一切准备妥当,阿云扎跨上战马,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向着京都的方向疾驰而去。一路上,他的思绪早已飘回了京都的王府,想起母妃温柔的笑容,心中满是温暖与期待。他想象着与母妃重逢的场景,马蹄声愈发急促,仿佛也在呼应着他急切的心情 。
阿云扎日夜兼程,马蹄扬起一路滚滚尘土,在午后时分终于抵达了国都。高大巍峨的城门在眼前缓缓打开,城中熟悉的街巷却在此时给不了他丝毫的归属感。他甚至来不及回王府稍作休整,翻身下马后便匆匆写好折子,恳请进宫面见母妃。
在焦急的等待中,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好在没过多久,阿云扎便得到了入宫的许可。他手中紧紧握着在边关为母妃精心挑选的小玩意,那是一个用异域奇木雕刻而成的精致摆件,本想着给母妃一个惊喜,此刻却无暇顾及欣赏。
一踏入宫门,阿云扎便觉气氛异样。往日里随处可见的侍卫,此刻竟稀稀落落,且个个神色怪异。他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脚步愈发急促。然而,还没等他走到母妃的寝宫,一群全副武装的禁卫军便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将他团团困住。
为首的将领神色冷峻,手中长枪一指,大声喝道:“阿云扎,你犯下弑君大罪,还不束手就擒!”
阿云扎闻言,如遭雷击,瞪大了双眼怒吼道:“荒谬!你们莫要血口喷人!我一直忠心为国,此刻刚从边关回来,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那将领却丝毫不为所动,冷笑一声:“证据确凿,容不得你狡辩。今日你插翅难逃,还是乖乖受死吧!”说罢,一挥手,禁卫军们便如潮水般涌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