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的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江湖险恶与生存之道:
黑店现象的揭示:文本中详细描写了孙二娘所开的十字坡酒店,表面上是普通酒馆,实际却是做人肉买卖的黑店。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江湖中充满着各种危险与欺诈。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孙二娘夫妇选择开黑店,也是一种在乱世中求生存的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但从侧面体现出他们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
小主,
人物的警惕与应对:武松作为行走江湖之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警惕性。他能看出十字坡酒店的异样,没有喝下孙二娘下了蒙汗药的酒,并且巧妙地应对孙二娘的暗算。这体现出在江湖险恶的环境中,只有具备足够的智慧和警惕性,才能保全自己。同时,也暗示了在混乱的社会中,人们需要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2. 侠义精神的延续与拓展:
武松的侠义之举:武松在本回之前为兄报仇,杀死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展现出了他的重情重义、快意恩仇。在十字坡遇到孙二娘夫妇后,尽管孙二娘想要谋害他,但当误会解除后,武松并没有计较,反而与张青、孙二娘夫妇结为好友。这体现了武松的侠义胸怀,他不会滥杀无辜,对于有一定江湖义气的人,能够以义相待。这种行为进一步丰富了武松的人物形象,也体现了侠义精神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张青的江湖规矩:张青向武松讲述了他们开黑店的一些规矩,如“三不杀”,即云游僧道、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犯罪流配的人不杀。这虽然是一种在黑店背景下的所谓“规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张青心中仍有一定的善恶标准和江湖道义。这种江湖规矩的存在,反映出即使是在混乱的江湖环境中,人们内心深处仍然保留着对正义和道德的追求,侠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3. 对人性的复杂刻画:
孙二娘的形象:孙二娘被称为“母夜叉”,她心狠手辣,开黑店做人肉买卖,毫不留情地谋害过往客人。但她也有豪爽、直率的一面,当与武松相识后,对武松表现出了一定的敬佩和友好。这种复杂的性格特点,展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在恶劣的环境下,人的本性可能会被扭曲,但同时也会保留一些原始的性格特质。
武松的转变:武松经历了哥哥被害、为兄报仇、被发配等一系列事件后,心态和行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十字坡与孙二娘夫妇的相遇中,他不再是单纯的复仇者形象,而是展现出了更加成熟、稳重的一面。他能够冷静地应对各种情况,并且在处理与孙二娘夫妇的关系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和大度。这反映出一个人在经历了苦难和挫折后,会逐渐成长和改变,人性也会在不同的经历中不断地被塑造和展现。
4. 对社会黑暗的批判:
法制的缺失:故事中,孙二娘夫妇的黑店行为长期存在,却没有受到官府的制裁,这凸显了当时社会法制的缺失。官府无法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得一些不法之徒能够逍遥法外。这种法制的不健全,是社会黑暗的重要表现,也是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原因。
生存的艰难:无论是武松的遭遇,还是孙二娘夫妇的生存方式,都反映出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人们在官府的压迫、恶霸的欺凌以及生活的困苦下,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谋求生存。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黑暗、人民苦难的深刻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制度的批判和不满。
三、《水浒传》第二十七回中的经典诗句如下:
1. “平生作善天加福,若是刚强受祸殃。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因坚硬必遭伤。杏桃秋到多零落,松柏冬深愈翠苍。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藏。”
诗句解析:这几句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道德劝诫意味。前四句通过“舌柔不损、齿硬遭伤”“杏桃秋落、松柏冬翠”等对比,强调了柔和、谦逊的品质能使人受益,而过于刚强、坚硬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灾祸,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以柔克刚”“谦受益,满招损”等观念相契合。后两句“善恶到头终有报,高飞远走也难藏”,则明确表达了善恶有报的思想,无论作恶之人如何逃避,最终都无法逃脱应有的惩罚,这也是《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主题思想,反映了作者对社会正义和道德秩序的追求。
2. “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诗句解析:“自古嗔拳输笑面,从来礼数服奸邪”意思是愤怒的拳头往往输给笑脸,奸邪之人常常被礼数所制服,这句话揭示了一种处世的智慧,即有时候以柔克刚、以礼待人可能比强硬的对抗更有效。“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则是对武松的赞扬,武松的义勇和正直使他能够降伏孙二娘这个凶悍的“母夜叉”,凸显了武松的英雄气概和正义精神,也为后文武松与孙二娘、张青等人的相识和交往埋下了伏笔。
这些诗句不仅为故事情节增添了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使读者对人物形象和故事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用周易哲学从几个方面对“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进行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