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里,火把熊熊燃烧,照亮了四周。副将早已听闻消息,带着一众亲兵匆匆赶来。他单膝跪地,声音洪亮:“先生!营中一切安好,末将不负所托!”
张昭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将副将扶起:“辛苦你了。这两日我不在时,营中可有异常情况?”
副将站起身,神情严肃地回道:“回先生,一切正常,并未发现敌军踪迹。”
张昭微微点头,目光扫过营中的士卒,见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心中甚是欣慰。他拍了拍副将的肩膀:“做得好。继续保持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
说罢,张昭在副将的陪同下,朝着自己的营帐走去。营帐内,烛火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解下披风,放在一旁,目光落在那张摊开的牛皮地图上。地图上,用朱砂笔标记的各种符号。
张昭缓缓坐下,提起笔伏案疾书,笔尖在绢帛上划过,发出细微的沙沙声。案几上摆着一盏铜灯,烛火摇曳,将他的影子拉得修长。
帐外,秋风掠过山丘,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飘落在营帐的帘幕上。远处,隐约传来战马的嘶鸣和士卒的低语声,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张昭终于搁下笔,将写好的信仔细卷好。他抬眸望向帐外,秋风依旧肆虐,那片被风吹起的枯叶不知何时已悄然飘落。
“来人!”张昭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营帐内回荡。
不多时,一名亲兵掀开帐帘,快步走进来,单膝跪地,朗声道:“先生,有何吩咐?”
张昭站起身,手持那封密信,缓缓走到亲兵面前,目光如炬,直视着他的眼睛,语气凝重地说道:“此去芍陂,汝务必小心谨慎。此信关系重大,定要亲手交到诸葛子瑜先生手中,万万不可出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