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静雪举行大婚是有必要的,因为每个人都这么说。
几位宰执相公就不用说了,就连御史台的御史也有人正经上疏。
到了这个局面,赵恒与静雪的婚事已经不仅仅只是两个人的事,更是国家层面的正经大事。
所有人都觉得,得有那么一场大婚,好像才能更加名正言顺一些。
也好像才能莫名的放心一些。
既然如此,赵恒也没什么反对的理由。只不过只和静雪举办大礼,那未免就显得有些对其他的女人……或者更准确的说,对于其他的几位公主就有些不公平了。
虽然说一碗水不可能端平,但是总要尽量顾及到人心的嘛。
所以赵恒干脆一挥手,把另外几位公主,落雪、飞雪、玉雪……连同静雪在内,原本的八位公主,还有最近刚刚长大的一位小公主,一共九位正经的公主一次性都娶了。
其实早就娶了,毕竟她们都已经在乐家寨里给乐七娘敬过茶的。只不过要顾念国家人心,所以补办一次典礼罢了。
而对于这个说法,东京城新上任的礼部尚书刘大中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这话没毛病,再说了,就算不举办大礼,难道天下人不知道这位摄政王把赵家公主全都打包了吗?
娶一个也是娶,娶九个也是娶,干脆就一次性都娶了。
唯一的难点在于本来该是仿照着官家立后的礼仪来应对静雪公主的。但是现在其他的公主也得一起来,那就只能再改。
此事并无先例,很多规矩翻遍了大宋礼典也不知道该怎么搞。还是摄政王一拍板,都仿照后礼待之!
礼仪性的东西,能往高处推就别往低处拉。怎么着,以俺赵法海的功绩,一次性娶九个皇后还不成吗?
至于天下人会不会笑话……拉倒吧,天下人真的要笑话,能笑话的地方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遭。
只要脸皮够厚,尴尬的就不是摄政王。
至少,金国和西夏的公主只能给他当洗脚婢,大宋的公主却都以后礼待之,摄政王到底是大宋的摄政王嘛。
婚礼定在了九月初九。正值重阳佳节,正好顺便举办一场国祀大礼的。
九为数之极,九月初九娶九个皇后,也算是开创某种先例了。
搞不好也会上史书的。
当然,这也终究只是一件小事。相比之下,九月份一过,十月份开始,就到了寻常意义上所谓的“秋后”。
大宋与大金定鼎两国攻守之势的太原之战恐怕就会爆发了。
在那之前举办大婚,也算是某种冲喜,以及安定人心的举措。
……
靖康三年六月初九,一辆马车在一群仆役、护卫等的带领下离开东京城,向着南京应天府方向走去。
这一列行人看起来有些萧索,只有一辆马车,二三十个随从。每位随从也只有一匹马,甚至于没有鸿胪寺的官员送行。
这是伪楚的使者,对于这样的一群人,整个东京城是没有什么人会对他们有什么说法和礼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