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州与檀州相邻,若辽国从蓟州出兵增援,势必会对大梁的进攻造成威胁。
因此,史文恭特意派出了东方哮这位久经沙场的大将,确保蓟州的辽军无法轻易南下。
东方哮领命后,立即率军北上,驻扎在蓟州边境,严密监视辽军的动向。
与此同时,史文恭亲自率领主力大军,直奔檀州而去。
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战鼓震天。
史文恭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披铠甲,手握长枪,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
他知道,此战不仅是对辽国的挑战,更是对大梁的考验。
若能成功拿下檀州,大梁的版图将向北扩展,实力也将随之大增。
檀州城高墙厚,易守难攻,但史文恭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他命令士兵们携带了大量的攻城器械,云梯、冲车、投石机一应俱全。
大军行进途中,史文恭不断与身边的将领们商讨攻城策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攻破檀州城防。
他知道,时间就是胜利的关键。
辽国虽然被金国牵制了大量兵力,但若拖延太久,辽国仍有可能会调集援军前来增援。
因此,史文恭必须速战速决。
在行军途中,史文恭的思绪不禁想到了六年前,也就是公元1115年。
那一年,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族反抗辽国的压迫,建立了金国。
女真族原本是辽国的附属民族,长期受到辽国的剥削和压迫。
完颜阿骨打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北方的格局。
金国的势力迅速壮大,成为了辽国的心腹大患。
史文恭深知,金国的威胁远大于辽国。
在前世的历史中,金国灭辽之后,曾在三年内,对大宋境内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南侵,史称“靖康之变”。
金国第一次南下,围攻北宋都城汴京,迫使北宋签订了城下之盟,割地赔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