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
“臣在!”
“卿立志为将,以八百锐骑大破胡虏五千人,生擒白羊部王子。亲率万余车骑反击三万南下胡虏主力,斩首三千余。特拔擢为裨将,进爵为右庶长!”
“信,拜谢陛下!”
韩信长拜作揖,神色如常。
这一刻,秦廷为之哗然。
裨将?!
现在的韩信才多大?
满打满算,不过刚刚及冠!
这晋升速度,甚至超过了昔日的李信。年仅二十岁的裨将,更已爵至右庶长。这等殊荣,足以彰显出皇帝对韩信的看重。只要他有本事,很快便能为上将军!
秦国以军功立足,然而这些年武将却有些凋零。自镳公蒙武王翦这辈卸甲后,能扛起大梁的恐怕也就剩下蒙恬李信。至于屠睢这败军之将暂时不在考虑范畴内。不沉淀个三五年,甭想回咸阳。
多亏了南征,又提拔上来批军吏。章邯,赵佗,英布,吴芮……都很年轻,也都很有才能。只是目前岭南还需他们稳定局势,暂时也不想调动他们。
秦国不能仅仅只依靠老将,需要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才能维持循环。秦国打仗秉持着老带新的原则,上将军往往由老将坐镇,裨将则会提拔些有潜力的少壮派。
仅仅有一次例外,那就是任命李信为上将军。那时李信虽然年少,但也是多次参与战事有着足够的经验。只可惜那次功败垂成,同样令秦始皇无比失望。
“卿似乎还未及冠?”
“还有三月及冠。”
“呵,吾秦又多了位少年将军。”秦始皇看向韩信,眉宇中流露出的是赞许,缓缓道:“既未及冠,应当还未得字?”
“信为布衣,父母早逝……”
“朕今日便为你赐字破虏!”
“信,拜谢陛下!”
韩信抬起头来,感激涕零。
皇帝赐字啊……
从这其实也能看的出来,秦国终究还是尚武的。即便是秦始皇,也基本都是给武将赐字。李信,蒙恬,王离……他们的字号都是皇帝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