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鉴派人把老汉扶到树荫下休息,又让人取下水壶,给老汉饮用。
周鉴下马来到老汉身旁。
“老人家,你是本地人吗?”
老汉喝完水壶,这才缓过劲来,说道:“多谢督臣大人,小老汉是本地人。”
“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何还在河边当纤夫啊!你的家人呢!”
“他们都在纤夫的队伍里拉着绳子呢!”说着,老汉两边眼角流出了泪水,用手擦拭掉泪水,继续说道:“我们世代都是纤夫。一家人都是靠拉船为生。但是每日辛苦却填不饱肚子,一家人只能全都来拉船了。”
“什么?”周鉴惊讶的看着老汉,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
“你们为何不种粮食,却在这里卖苦力。”
“我们做纤夫的,没有土地,只能衣服乡绅老爷。而管这一段河运,为货船提供人力的便是孙老爷。”
“这个我知道,无论是朝廷的官船,还是私船,每段河运需要的人力都是包揽给当地乡绅的。”周鉴说道。
“即便这样,朝廷给乡绅的银钱也不少啊!怎么纤夫们连饭都吃不起了。”
“督臣大人有所不知,这朝廷定的是官价。但是这些银两朝廷是先交给这些当地的乡绅,而乡绅给到我们纤夫手上那就可怜的多了。”
“你们干一天是多钱?”周鉴问道。
“大人十文,小孩三文!”
“什么?”周鉴又惊讶又气愤。
“如今年年战争,粮食价格飞涨。一人十文,只够一个人一天的伙食。根本养不了家,无奈全家老小只要能动的,都要来做运河纤夫啊!”
在场的人听了老汉的一番哭诉,全都愣在当场。
这帮乡绅阶级简直堪比后世吸血的中介。
他们两头吃,底层的劳工被剥削的最惨。
常言道“穷人是富人最大的资产!”
这话一点都不假,这些底层的纤夫倒成了乡绅们的最大资产。
周鉴等人随后上马,快马加鞭赶回淮安府,周鉴决定要改变漕运模式!
把底层的纤夫从运河两岸的乡绅阶级手中解放出来。
一场发生在运河流域的巨大经济改革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