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略曰:献围江陵,久不能克。献掘水灌城,江陵城破,浮尸遍野。
是时,王凌败于东关,又闻权至,众将皆劝退,钟毓持节传圣意。
献持虎符曰:“我谨遵皇命,此符暂由钟君执掌,统帅三军。”
钟毓惶恐,不敢受。
魏略曰:献围西陵,权女孙氏突围被俘,献纳之,后迫其劝降守军。
城破,杀降将步阐及其党羽。阐恨曰:“丞相负我!”献怒曰:“弑兄之徒,死不足惜!”
魏略曰:少帝依何晏、李丰之言,欲使献就镇荆州,献从之,却得郭太后诏令,不得已归洛。
献觐见少帝,少帝惶恐拜礼,献曰:“天下岂有君拜臣之礼?”
魏略曰:李丰、何晏谋反,献密闻之,亲至皇宫。
丰曰:“陛下在西堂观书,命我伴圣侍读。”
见丰鬼祟,献问曰:“所观何书?”丰对曰:“夏、商、周三代史书,陛下有感而发,言今日夏侯公乃大魏之伊尹、周公是也!”
献大笑曰:“只恐骂我王莽、董卓之流尔!”丰色变,直呼“夏侯贼”,献怒而拔剑,抽打不止。
后,带甲士入宫,对少帝曰:“臣志虑忠纯,陛下却信谗言谋害臣之性命!”少帝愧而跪之,献喝曰:“天下岂有君拜臣之礼!”
后,召集百官于太极殿前,亲审谋逆,献抽刀递于少帝曰:“陛下既视臣为莽、卓,请以此刀手刃。”
少帝直呼冤枉,献恨其不争曰:“天下唯有含冤之臣子,无有含冤之天子!”少帝仍不举。
魏略曰:师与丰有亲,涉嫌李丰之案,太傅懿上朝为师争辩,献诺曰:“吾以洛水为誓,子元自回朝受审,酌情处之。”
师不从,遁于江左。
魏略曰:少帝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沈漫女德,日延倡优,纵其丑谑,献深以为憾,群臣上表欲废少帝而立新帝。
献怒曰:“朝堂初定,诸公当尽心辅佐,安定庶民,废立之事,一切勿论!”
后,群臣联名,再三劝谏,献自觉愧对先帝,扬天长叹,无奈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