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平
七月下旬的襄平有些炎热,而这一天,华夏日报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也许撰写这篇文章的人也没想到。
文章里提出一个观点:商业繁荣,代表一个国家的法治、自由和民主。
法治一词,对于华夏百姓一点不陌生,因为最经典一句话描述过法治:在法治国家,你只要不违法,你无需向任何人和任何权力低头;在人治国家,无论何时,你都得向权力低头。
正是这几句话,让普通百姓真正明白什么是法治,大家的腰杆也开始硬了起来。
而今天报纸上的民主和自由,让大家感到陌生。
民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过人民二字,他是将中国和人民连在一起,构成一个词组。
当然,《管子.七法》里也提到过:人民鸟兽草木之生物。这里人民指的是庶民、平民、百姓。
历史上,民主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意思是人民统治,主权在民。
文章中对自由作了一下解释:自由是指只要不触犯法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写这篇文章的人没有使用笔名,而是用了自己本名。
刘劭,字孔才,现年25岁,眼下是华夏司法大学的一名老师。
历史上,这可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三国时期曹魏的思想家、政治家。
建安年间入仕,历任广平吏、太子舍人、秘书郎等,入魏后,历任尚书郎、陈留太守、骑都尉、散骑常侍,受爵关内侯。
历史上,刘劭善于品评人物,制定《都官考课》72条为选拔人才规制,着有《论略》、《人物志》等,《人物志》是历史上中国第一部人才学专着,打破了固有偏重儒家,夷道德选拔人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