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禹,指的是夏朝的开创者大禹,这句话有两种理解,一是大禹属于古羌人后裔,一是大禹崛起是始于对西羌人的治理,无论那种解释,都证明大禹时期就有羌民的存在,而且他们还参与了大禹对水患的治理。
在甲骨文中,唯一一个关于民族称号的文字,即为羌,意为西部放羊人,这是华夏历史上人类族号的最早记录,所以单从这个字上分析,羌也绝非指代某一个民族,而是拥有逐水草而居这种生产生活方式的众多西部族群的统称,他们的语言、文化、习俗、服饰也不尽相同。
在甲骨文的记录中,羌人与殷商交战频繁,由于仇恨及时代的局限性,在商人眼里,羌人根本不是人,而是与畜生无异,有关如何虐杀羌人,以羌人的身体部件做祭祀用品的描述不仅极多,而且残忍。
同样是甲骨文中,殷商的其中一个方国,名为羌方,族中有首领在殷商朝堂为官。
彼时的羌人主要还是与殷商毗邻的,活跃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地以放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族群。
毕竟那个时代,华夏族统治范围主要局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殷商对羌民的残暴政策,后来的武王伐纣时,羌民为报世仇也参与了反叛大军。
羌人在周代极为活跃,不过在周代的文献中,戎成了西方非华夏族的各族群统称,比如我们熟悉的灭掉西周的犬戎。
其实有关戎和羌还有一种说法。
羌语中,适于耕种的河谷叫戎…羌与戎的区别,就是牧与农的区别。
到了先秦时期,最有名的羌人首领有两个,一个是有情有义、敢爱敢恨的“义渠王”,另一个则是秦国奴隶——无戈爱剑《音无意元见》。
义渠王是义渠族的首领,而义渠族则是古羌族的一个分支,早在商代已经建立方国,之后在长期与商周两代交往中,不断东迁,学习先进的东方文明,连生产方式都逐渐变成了农耕,成为了与古羌族截然不同的新民族——义渠族。
义渠起初效忠周天子,犬戎灭西周后,义渠宣布脱离周王室,正式建国——义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