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神秘遗迹

这时,对讲机里传来叶军生沉稳的声音,要求我们随时汇报水下情况。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激动,对着对讲机有条不紊地说道:“目前下降了35米,已经能看到湖底,一切正常。”柳仙师站在一旁,手里紧紧握着罗盘,眉头微微皱起,神色专注而凝重,眼睛紧紧盯着罗盘上的指针,缓缓说道:“继续向湖心前进。”

没往前多远,我们便发现湖里出现一道深邃的沟壑。我和伙伴们的眼神中都闪过一丝紧张与兴奋,顺着深沟望去,沟的尽头是一块巨大的圆形石头。柳仙师抬手示意我们绕过石头继续前行。就在我们偏转航向绕过石头的瞬间,我突然瞪大了眼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惊,那块大石头的形状竟酷似一只巨大的乌龟!大家也都相继发现了这一奇特之处,纷纷回过头,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大石头,果然,又看到了乌龟的头。那巨大的石龟宛如垂垂老死之后,拼尽全力将头伸得老长,却无力地趴伏在地上,仿佛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努力往前爬行,直至耗尽最后一丝力气。

我赶忙通过对讲机向叶军生汇报:“我们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龟。”紧接着又问道:“你们看到浮球移动了吗?”叶军生很快回复,并没有看到浮球离开原位。看来,我们还未走出100米,还没能让那绳子产生移动。叶军生再次跟我们确认浮球的绳子长度为100米,目前依旧没有移动迹象。

突然,姑苏猛地惊呼一声:“快看!” 我们迅速回头往前看去,只见前方出现一道石坎,过了石坎之后似乎就是一个断崖,湖水深度也因此又增加了20多米。柳仙师神色冷静,略作思考后说道:“先绕过这石坎,看看前面是什么情况。”我不敢耽搁,立刻将这一情况汇报给叶军生。叶军生回复:“收到。”然而,在我们通话的过程中,对讲机里又开始出现嘈杂的电流杂音,让人心里不禁有些烦躁。

我们继续小心翼翼地前行,不多时,两根粗壮的石柱赫然出现在眼前。石柱直径约一米多,高度十几米,彼此相距七八米。其间散落着不少巨石,上面有着明显的人工雕琢痕迹,岁月的斑驳更是为这些痕迹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我不禁感叹着古人的智慧与技艺,同时向冰面上的叶军生汇报情况。他告知我们浮球在冰下已被牵引60米。原来,我们在冰下感觉时间漫长,实际行程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远。此后,我们每有新的发现,都会及时汇报给叶军生,他也会告知我们前进的距离。

穿过石柱,又一道巨大石坎拦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费了一番力气翻越之后继续下潜。这道石坎的弧度比之前更小,柳仙师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说:“先沿着石坎走,看看是不是圆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仔细探索,我们确认这是个直径难以估量的巨大圆坑。此时,对讲机里叶军生的声音已逐渐模糊不清,他说他们在冰面上铲雪跟着浮球,已经铲出一个直径300多米的大圆圈。

我们在水下也发现,石坎的东南西北四处都有大石柱,西侧的两根石柱上竟有石雕斗拱。柳仙师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兴奋地提高了音量:“这些以前应该是巨大的石牌楼。”随即果断下令前往深坑中心。

再往中心前进,深度又下降了20多米,一座圆形围墙映入我们的眼帘。围墙外环绕着深沟,沟内有许多石头雕刻的巨兽,牛、马、鹿、骆驼、山羊、大象、犀牛、老虎、狮子、豹子、野猪、猿猴、孔雀、老鹰、乌龟、蟾蜍,还有盘卷的大蛇……它们全都面朝围墙,仿佛随时等待着围墙内主人的召唤。这些石雕工艺古拙,线条质朴,形态虽不精致,却充满了原始而震撼的力量感。

我正要向叶军生汇报这一惊人发现,却发现对讲机突然失灵,只有“呲啦呲啦”的电流声在耳边回响。柳仙师眉头紧紧皱起,神色冷静而沉稳地说:“先往后退,直到能和叶军生通话,把情况跟他说清楚,告诉他往中心去可能受阵法干扰,会导致通话中断。”我们按照她的指示,后退了50多米,终于又能和叶军生进行模糊的通话。叶军生说他们已确定中心点,会在上面破冰,让我们若有意外就直接上浮。

我们回到围墙外侧,围墙高耸,我们又上升越过。没想到之后还要继续下潜。下潜到将近80米时,潜水器突然发出“嘎啦嘎啦”的声响。姑苏神情变得严肃起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这是水压太大了,这只是简易潜水器,不如真正的潜艇结实。”我心中一紧,尝试联系叶军生,可对讲机里传出的电流声犹如野兽的低沉嘶吼,让人心里直发慌,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联系。

小主,

柳仙师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下令继续下潜到100米,她语气笃定地说:“这里只是湖,100米的水压不像海里那么大。”乔英真在一旁附和道:“换算一下,这潜水器在湖里至少能下到130米。”看着这两个女子如此镇定,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于是,我们鼓足勇气,一口气下潜到100米,终于看到了湖底。

湖底是个巨大的深坑,坑底有座圆形台子。台子周边环绕着星斗和五行图文,一圈套一圈,足有五圈。中心是一组近百平方米的浅浮雕,雕刻着一座古老的城门楼,飞檐斗拱,栩栩如生。城门洞的地砖和砌砖纹路都雕刻得细致入微,两侧站立着兽头人身的将士,他们手持枪戟刀箭,神情威严,仿佛凶神恶煞一般守护着城门。大门敞开着,从我们俯瞰的角度看,城墙厚实,城门洞显得格外幽深。这城门楼浮雕平躺在圆形台子上,立体感十足,仿佛只有从上往下才能进入那神秘的地底深处。

李英真仔细观察后,指着城门洞说:“城门洞里,中心浮雕图案很像墓碑,上面似乎有图案或字,得调调灯光,照到那里才行。”潜水器的灯光是水下推进器自带的,能照远却照不到近处。姑苏微微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提议:“我试试。把潜水器后面油桶充满空气,前面油桶灌满水,看能不能让潜水器低头。如果能稍微低头,我们再都站到潜水器头部,它也许能低得更多。”

柳仙师略作思考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我、柳仙师和乔振英迅速聚集到潜水器最前方。姑苏专注地操作着注水阀和排气阀,眼睛紧紧盯着潜水器的变化。只见潜水器头部慢慢低垂,尾部抬升,推进器的灯光逐渐照到城门洞里的墓碑浮雕。随着潜水器倾斜角度不断增大,姑苏脚下一个不稳,身体开始摇晃。我见状,急忙喊道:“踩在我大腿和肩膀上,这样你能站稳继续操作。”姑苏感激地看了我一眼,踩了上来。

乔振英摘下眼镜,眼睛几乎贴到窗户上,凑近仔细看了一会儿说:“最好再贴近点。”姑苏又一番紧张的操作,近乎垂直向下的潜水器又下降近10米,距离浮雕只有几米。乔振英紧紧盯着浮雕,神色专注地说:“图案上有浮灰,只能看个大概。上面有阴阳鱼图案,阴阳鱼上又分别有两幅图,一幅像是圆台上的城门楼,另一幅像是金字塔,两幅图下面有几条波浪线连接。我感觉这似乎是说从这里能连接到埃及金字塔的意思。”我皱着眉头,心中满是怀疑,难以置信地说:“从这里连接到埃及金字塔?这怎么可能,除非是科幻小说里的跨时空传导,我才不信。”

这时,乔英真又兴奋地说:“城门洞顶部有三个古篆字。”边说边在透明窗户上凝结的水汽里写下这三个字。我不认识古篆字,但也默默记住了,打算日后向懂行的人请教。柳仙师却直接念道:“灵昆门!”

就在我思索这三个字含义时,潜水器突然毫无征兆地急速下沉,朝着城门洞落去。我心中一惊,下意识以为是姑苏操作失误,刚想开口询问,却发现自己已经站不稳了。姑苏也从踩着我的姿势恢复到站在底板上,我们三人也从潜水器头部摔倒在底板上。原来潜水器恢复了水平状态,不再头部向下了。我们以为只是一个小失误,并没有责怪姑苏,纷纷从地板上爬起来。

姑苏却满脸惶恐,眼睛瞪得大大的,直勾勾地看着窗外。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顿时愣住了。潜水器明明恢复了水平,可头部却依然朝着浮雕,这完全违背了常理。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心中充满了疑惑,根本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更诡异的是,城门洞里的浮雕发出蓝白色亮光,且越来越亮。我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感觉潜水器就要撞上它。紧接着,我看到乔英真说的阴阳鱼图案,它竟然在缓缓旋转,门洞砖石图案也从潜水器两旁往后迅速移动。我又急忙看向潜水器后方,只见两扇大门正在缓缓关闭,兽头将士正费力地插上粗大的插销。我不禁喃喃自语:“我们进了城门洞,这不是浅浮雕,而是真正的城门楼,我们正在通过它进入里面。”

我们好像穿过了一道蓝白色光幕,随后出现在一片全新的水域。潜水器突然又开始疯狂地掉头翻转,我们四人在里面连滚带爬,身体不断碰撞到潜水器的内壁,疼痛难忍。等它终于静止下来,眼前的景象却让我们目瞪口呆,依旧是那座城门楼浅浮雕,城门两侧兽头官兵站岗,城门洞开,洞内的一切都和之前一模一样。我彻底茫然了,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又怀疑是刚才潜水器翻滚让我摔出了幻觉。柳仙师和乔振英也疼得直叫唤,他们在翻滚中撞到了一起。姑苏额头上也鼓起一个大包,他顾不上疼痛,眼神中满是惊恐。

柳仙师语气中带着一丝埋怨,对姑苏说:“你怎么回事?老是出错。快把潜水器调整好,我们得上去找出口。”姑苏不敢耽搁,顾不上揉额头的包,急忙手忙脚乱地调整潜水器,让我们慢慢上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们上升的速度很快。我紧紧盯着电子手柄上的数字,100m的数字逐步越来越小。很快就接近于30m。我心中一紧,急忙对姑苏说:“慢一点,上面是冰,不要上浮得太快,把潜水器撞坏了。”姑苏这才猛地醒悟过来,又赶快往浮筒里面注水。终于在数字变成8m的时候,潜水器上升的速度终于慢了下来。7m、6m、5m,快接近于冰层了。但是让我们惊讶的是,按照常理这个深度我们应该能够感到光亮,可恰恰没有,头顶上是一片黑暗。我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嘀咕,莫非是天已经黑了?我们在水下待了那么长时间吗?

4m、3m、2m,太怪异了。潜水器只有一个透明的窗户是向上的,我们都抬头在那只有一尺大的圆窗口往上看。没错,上面是漆黑一片,而且好像还有水面的波纹。看来我们确实在水下待的时间太久,天应该是黑了。而我们也非常幸运地出现在了叶君生他们新开的冰洞当中。

我们终于能够浮出水面了。可是水面上却空无一人,四周寂静得有些可怕。我们都用手电向四周照去,希望有人能够看到光亮,把我们牵引到冰窟窿的边缘,或者是用拖车的绞盘把我们从冰窟窿当中拖到冰上。但是没有人回应,我们从里面拿手电把所有能看到水面的位置照了个遍,不光是没有人,连冰窟窿的边缘都没有看到。

姑苏按下大灯开关,强烈的灯光瞬间穿透黑暗,直直地在水中向前延伸,散光也将我们所处的周围照得清晰可见。我紧紧盯着四周,心中满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这个深度,几乎不见鱼类和水生植物的踪迹,显得格外寂静。随着潜水器内温度逐渐下降,透明窗户上慢慢聚集起一层薄薄的水蒸气。我下意识地伸出手,不停地将那些水蒸气抹去,只为能时刻看清外面神秘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