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见鲍语燕一脸困惑,便解释说,“我想了解的是,在你们土生土长的缅玉人心中,仰山和他的女儿,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鲍语燕恍然大悟,这屋子里,这问题还真非她莫属。她想了想,开口道:“我的答案可能不太全面,毕竟我虽然生在缅玉,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华夏长大的。
只是听家里长辈提起过不少,我就把我了解的那些分享一下,供你参考。”
苏晨示意她说下去,鲍语燕便缓缓开口:“仰山在许多缅玉人眼里,就如同我们的国父,他在我们心中,几乎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时,谢启东插话:“可咱们华夏人对他可没这看法,他当年投靠了日寇,害了不少远征军的兄弟,尽管那些远征军属于旧时代的华夏军队,但终究是咱们的骨肉相连。”
苏晨紧接着说:“谢厂长,你这看法有点片面。你想啊,当年日寇入侵前,缅玉是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地,对于仰山,哪个不是侵略者?
缅玉弱小贫穷,要想独立,就得站在赢家一边。仰山能审时度势,先依附日寇,后来见日寇败象显露,又转投盟军,这手腕,可谓高明。在我看来,这位仰山将军,还真算个人物。”
谢启东琢磨一番,觉得苏晨的话也有道理。他以往总是站在华夏的角度,自然觉得仰山手上沾满同胞的鲜血,十恶不赦。
但换个角度看,这位仰山将军为了国家独立,不惜一切,即使是敌人,也令人敬佩。于是,他没再争辩。
鲍语燕感激地朝苏晨点点头。尽管她接受的是华夏的教育,但血液里流淌的缅玉情怀让她对国家的英雄充满敬意。苏晨能客观评价缅玉国父,让她对他的好感倍增。
她接着说:“仰山将军对缅玉独立有着巨大贡献,他推动了《彬龙协议》的签订,遗憾的是,不久后他遇刺身亡,《彬龙协议》几乎成为空谈。仰山成了国父,而缅玉却陷入了内战的泥潭。”
苏晨点头表示认同。鲍语燕的观点反映了多数缅玉人,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