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拿着一大包药和一箱艾灸条走了。马叔暗暗高兴,今天的营业额应该不会差。看着张三又在发呆,见怪不怪就拿出了病例。“小张,给我讲讲你这个经方。”不把这个弄清楚,马叔心的会一直悬着。他可不想有一天被人打上门。
“没什么,诊断不出黄帝内经,处方不出伤寒。”他觉得马叔不该不知道这个经方啊。“我是问你这药的剂量!”马叔点题,态度坚决。张三挠挠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我是不敢开这样的剂量,附子的量超出了一倍,如果滞留淤积,你还让人活不活了。”
“附子走肾,所以能走骨节,药力想进关节里面就要靠附子,之后白术才能收骨节里的湿气和热毒。”张三进入自己的节奏。就是不理解马叔不该不懂这个啊。“这是经方,我不用你给我讲方理,我是问你剂量为什么这么大?”马叔看着张三有些头疼,居然给自己普及医理,大名鼎鼎的炙甘草附子汤,如果自己还不明白,不如一头撞死在医圣张仲景画像前。
“这是急症,而且我所有药的剂量都等比加的。桂枝那么大的量不会让附子停在固定一处的,你看炙甘草的量也加了,这样药力就会游而缓。热毒湿气能一起排出去。药量不大排的力量不够。”张三有些委屈,马叔有些发怔,如果让他治疗痛风,使用炙甘草附子汤的可能性不大,更会选择其他清热去火的方剂。刚才张三说到了一个排,而不是清。两个字就是两个思路。这让他有很大触动。
仔细思考,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是今天自己看到的是真实效果,而且这效果好的出奇。不由感叹自己是否该再读几遍伤寒。张三已经有了接受马叔训斥的准备,毕竟自己没有完全按照经方来开药,以自己的水平,有不合适的地方是正常。
看马叔好像在生气,就更不敢把自己煮了乌头膏的事情告诉马叔。刚才自己好像提了一嘴药膏,估计马叔忘记了,可千万不能主动说起这个。张三暗暗叮嘱自己。
“马叔,还有哪不合适的,您告诉我。”张三一句话问的马叔无言以对,无论中医西医,都是以结果论成败的。中医里也有验方一说,怎么验,不仅仅是几个大夫凑在一起辨证,这只是初步的,真正的验不还是要靠实践来论证的嘛。别人做到了你做不到,你就是不如人。这是硬道理。
马叔只能和张三强调了几遍用药的谨慎,之后也就不再啰嗦了。中医很多的时候吃天赋的,他也不想太过禁锢张三的天赋。
张三对此无感,能以自己浅薄的医术救治病患,让他很有成就感。只是遗憾病人太少,自己能实操的机会就更少了。自己对中医的医疗脉络虽然有了一定理解,可还是希望有更多的病患能让自己加深和延展这样的理解。
下班后回家,看到二姐张天晓正在吃手里的西红柿,一副很香甜的样子。看到他进院门,就提醒他,“大棚里的黄瓜再有几天就卖完了,你可别忘了你的答应二姐的事。”张三看着二姐,不到三十岁,脸上却已经有了几分中年女人的模样。皮肤灰暗,在脖颈处还有一些疹子。心下不禁有些黯然,这肯定是最近没日没夜的在大棚里操劳了。
“二姐,你要注意身体呢,大棚里太潮湿,总是在那种环境里待着对身体不好。”他知道二姐素来有自己的主意,不会听他的。“你和姐夫总在这样环境里回头也不好要孩子”。这不是吓唬,那种阴湿环境里,对身体的伤害都是潜移默化的,一点点侵蚀身体,等到发现的时候很可能对身体已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尤其是在这种环境里劳作,毛孔都是打开的,汗液的进出就会带了湿邪进入身体,久了一个风湿是肯定跑不了的,而且对肺部也是极不友好。张天晓明显被张三的话吓到了,西红柿也不吃了,“真的假的?你可别吓我啊。”前两天她还和老公段军商量着,老三身体已经痊愈,家里负担也就减轻了,可以考虑要孩子的事情了。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不被惊吓到才是奇怪。
张三看二姐有怀疑就让二姐跟他进屋。看到母亲在屋里正一脸揪心的看着他,不由得暗恨自己嘴快。
张天晓脉沉细,舌苔紫黯白腻,手脚冰冷。这是气血两虚导致的宫寒。“你是不是最近几个月有痛经?”大姐就是痛经,但和二姐不同,大姐是肾气虚弱的原因。二姐更多的是经常吃冷的食物,又劳累过度导致的气血两虚。不过表象差不多,很多经方都能治疗。都是暖宫温补为主。附子理中汤、四逆汤、补中益气汤等等都对证。
张天晓看张三表情严肃,也开始认真面对,“嗯,和大姐差不多。最近两个月都挺疼的,大棚里忙,我也没多理会。多喝点红糖水也能好点。”
“没多严重的,就是有些虚,补回来就行了”张三看着母亲和二姐一脸郑重又笑了:“正好大姐二姐我一起治了。”看母亲脸色有些放松这才暗暗吁了一口气,“二姐,大棚里环境真的不好,你得多晒太阳才行。”
小主,
他是真得不想二姐再种菜了,辛苦不说,挣那些钱将来很可能都要送给医院。更何况收入不见得就好。菜价高了还能有些性价比,菜价上不去。那可就是白打工了。“要不你和军子换个营生,整天在棚子里钻着,我也觉得不好。”
张母也不想老二身体有闪失,这些年亏欠她们。现在儿子已经没任何问题了,又有了收入,不用老二再贴补娘家。“那怎么行,不种菜能干嘛。我们两个没学历,没工作的。能有两个大棚种菜挺好的。”
张天晓当然反对,自家知道自家事。工作不好找不说,还得受气,与其委屈得挣那几个散钱,还真不如在自家大棚里来得舒心。虽然累点,可收获都是自己的。
正说着话,大姐张天丽也回来了。看到大家都在屋子里就知道还没做饭,抓着张天晓就开始数落,“回来了也不做饭,你这是回来当姑奶奶来了。”张天晓咯咯笑着,“哪有回门还做饭的道理,我就想吃妈做的臊子面,老太太还不给做。”一边笑一边走向了厨房,张天丽也笑着跟着过去。
做饭还不简单,菜田里就是现成的蔬菜,揪两颗,再和点面。说话的功夫就能做好。张母嗔怪的笑骂两声,还是有些担心就看向张三。张三知道二姐倔强,一时也不会听劝。只能安慰母亲“真没事,几副药的事,我明天就抓药,你回头二姐明天过来拿药。”张母这才笑呵呵的去厨房帮忙做饭去了。
饭后回到自己屋中,整理了一下白天的医案,又做了一些笔记后躺在床上,觉慧大师赠送的医案书册不由自主在脑中闪过,书册早已经被他读熟在心,有时间他就细细揣摩,立法、医理、药理、治疗、认真琢磨其中深意。他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现在本草张三已经全部牢记,对书里草药的药性、药理甘淡渗利,辛甘发散,酸苦通泄、以及药性阴阳,苦味入心之类也基本吃透。应用方面就需要结合实症慢慢熟悉、磨砺。毕竟本草更多吃的是记忆力。
《黄帝内经》他几乎已经能够倒背,之前是理解不够深刻,他也知道这是没有系统学习的弊端,只能自己摸索,尽管马叔也给了很多指点帮助,但是缺点也基本暴露。
马叔也不是科班出身,很多系统的东西也仅有似是而非的解释。而且马叔面对张三这个异类,很多东西也是有顾虑,毕竟他也怕自己的一些经验性的东西影响了张三,他能没有顾及教授张三的只有推拿和一些简单的针灸。
现在觉慧大师已经为张三把这些短板补齐,他的医路也就踏上正轨,但苦于临床量少,脑中经常有一些想法没有机会实现,他能感觉到这几天总有一只手在抓挠敲打着他的肋骨,肋骨里有一个鲜活的心脏,一下一下,想跳出身体的牢笼。他迫切的需要大量的临床来验证自己的一些医理和思路。
张瑞拿着一大包药和一箱艾灸条走了。马叔暗暗高兴,今天的营业额应该不会差。看着张三又在发呆,见怪不怪就拿出了病例。“小张,给我讲讲你这个经方。”不把这个弄清楚,马叔心的会一直悬着。他可不想有一天被人打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