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妆造与镜子,寓意满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眼睛上下一动,打量程蝶衣,嘴角挂着玩味的笑容。

“有点意思。”

他缓缓转头,看向身后的镜子。

一旁的段小楼,抖了抖衣服。

“好,过!”陈潇说道,“继续调整镜头。国嵘,你再往左半步,回到刚才的位置。”

吕琦看着刚刚跟人要过来的文字版剧本,眉头微皱,低声道:“陈导,这算穿帮吧?剧情里的程蝶衣没动吧?”

陈潇站起身,笑道:“吕老师,不会穿帮。刚刚那个场景,袁四爷身后的镜子,是他内心想法的映射。”

“您看,”他指着监控器画面道:“在镜子里,蝶衣正好被框住,回头,镜子里的画面会模糊处理的。”

吕琦点点头,“那你为什么又让他站回来?”

“接下来这个画面,袁四爷回头看的镜子,看到的是客观场景。客观场景里,蝶衣没被框住。”

吕琦恍然大悟,直起腰点点头。

可紧皱的眉毛还是没松开。

“你这也太细了,谁能看出来啊?”

“确实很难看出来。”

“那你还这么拍……”

“这是心理暗示,就像我们用光,很多观众看不出门道,也还要用。”

“也是。”吕琦点点头。

说得也对。

当观众看出来的时候,就会有种解迷的恍然大悟。

每次看都有新收获新体验,确实挺好的。

因为观众看不懂,就做减法,减着减着,电影就没了内涵。

想到这里,吕琦眼眸一动。

这不跟现在京剧的处境差不多吗?

看的人少,懂的人少,但也要唱。

吕琦看向陈潇。

心中不禁感慨,陈导确实很有想法。

相比于商业片,这部片子似乎更接近艺术片。

商业片的目的是收益,邀请当红明星,迎合大众口味,主要是为了娱乐和休闲。

而艺术片,更注重表达艺术理念,追求探索创新,往往包含对个人或群体的深层次情感表达、社会批判或哲学思考。

陈潇拍得了迎合大众商业片,又拥有艺术片的思维。

现在影视界粗制滥造的电视剧与电影层出不穷,有时候让人觉得,还不如十年、二十年前。

陈潇的出现,或许真能给影视界带来一次大变革……

吕琦感慨地笑笑,坐到远处的椅子上。

很快,镜头前。

民国时期的故事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