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以为我又在玩游戏或者看视频,就过来要批评我,结果看清楚了才发现原来我是在写日记。
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次跟爸爸妈妈出去逛完公园回来,都要在手机上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今天逛金中都逛得挺开心,当然也得写一篇日记了。
今天的日记我是这么写的——
“5.5,晴加微风,星期二,今天我和我爸爸去了金中都公园,我们去拍了好多照片。”
“通过我照的照片,可以这样联想:有人觉得北京是平静的,有人感觉北京是流动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每个人的想法都不错。”
“我想的,是不是很好呀!”
这些感想是我刚才发朋友圈的时候就已经想好的,发朋友圈总要写一些有新意的话,所以我写出这些话可是经过了很认真的思考和组织语言呢!
我把自己写的日记发到了群里,大家看了都说好,就连一向挑剔的妈妈都夸我“真厉害”,妈妈还说“东东的日记越来越通顺”了呢!
看来发朋友圈能有助于写日记,而写日记又能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那以后我可得多发朋友圈、常写日记!
我让爸爸把自己写的日记加进他每天都坚持写的《东东日记》里,因为这可是我“亲自”写的日记。
这才是“正版”的《东东日记》呢!
--------------------
第3221天(2020年5月6日,星期三)——东东小崽崽
我把自己的微信名给改了,改成叫“东东小崽崽”,后面还跟了一个亲亲的表情。
我以前的微信名叫“东东小朋友”,是妈妈帮我建微信的时候给起的,这个名字用了好长时间。
最近我用微信用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熟练。
什么文字聊天、视频聊天、语音转文字、发朋友圈、发红包、微信运动,基本上主要操作都没问题了,比奶奶会得都多!
最近出去玩我拍了好多好看的照片,还有跟花花的自拍,看到特别满意的照片我就想着换头像,都换过好几个了,越换越好看,我也玩得很开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现在我又开始琢磨自己的微信名了,觉得“东东小朋友”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普通了。
爸爸的微信名叫“西单大叔”,妈妈的微信名叫“大汪神经病”,而且他们的微信名里还都加了表情,听起来有个性,看起来又好看。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的微信名就“黯然失色”了。
所以我就给自己想了一个新名字,叫“东东小崽崽”,再加上一个亲亲的表情,我觉得这个名字才符合自己“小可爱”的形象。
至于为什么叫“小崽崽”,是因为爸爸总是充满爱怜地称呼我为“小兔崽”,妈妈有时候跟我假装生气的时候也说我是“小兔崽子”。
虽然我每次听爸爸妈妈这么叫自己都会赖唧唧地表达不满,但其实我觉得“小兔崽”听起来还挺可爱的。
可是当我把自己起的新名字告诉奶奶之后,奶奶却说不好,因为奶奶说“崽”是骂人的话。
我还专门查了字典,字典上说“崽”有三种意思,一是在某些方言里指“小孩儿”,二是指“幼小的动物”,三确实是一种骂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