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花生三卖

方老也没有想到,七品乡君会如此接地气,穿着低调在市井行商。不过看着一点也不违和。

县衙新增了不少捕快,维护镇上的治安纠纷,现在的青峰镇相当安稳,留下孩子们在这里卖货。

顾汐牵着俩个最小的,领着方老四处转转,看看青峰镇全貌,参观参观新学堂。

方行文身处市井,切身感受到,这里百姓生活的惬意。一点也不像刚经历过大旱。

他虽在国子监任教,但也了解很多地方,只要经历过旱灾水涝,当地的生活没有三五年,是根本缓解不过来,而且偷窃拐卖犯罪作恶会暴增。

如果大梧所有城池百姓,都能过上这样国泰民安的生活,那该会有多好呀!这才是明富国强的样子。

“有财堂弟,给我家也选一副寓意好的对联吧!”

“四堂哥,你们已经卖完兔子啦!我送堂哥这一幅吧!寓意阖家团圆的,财源滚滚的。”

“我们还没卖完呢,不过有你五堂哥盯着,刚刚遇见一位老熟客,跟我炫耀好不容易抢到一副对联。看我将铜板都数好带来了。”四郎说着就把铜板塞到堂弟手上,拿着对联卷好就走。

有财笑着把银钱装到兜里。

这一趟收获很大,人流进来一批又换一批,正午还不到,带来的东西全部售罄。丁零当啷的好多铜板碎银,感觉顾汐发出去的工钱,又回流到她手中了。

回家对账时,就这样零散的售卖,仅是第一天花生三样,卖出62两银子。这样的收入还真不错。

有精明的商贩,尝过花生三样好吃,抓住机会上门预定,倒手转卖到府城和其它地方。

于是顾汐加大了人手,每天大量的加工炒货,油炸花生米,制作花生糖。除了自家固定在镇上,摆一个散卖的摊子。其余生产出来的,全部优惠一成批发给商贩。

有人做生意赚差价,有人做生意赚时间,需求不同各有收益。仅靠一个年关顾汐就把家里的,花生库存销售的七七八八。

稍稍让出一点利润给商贩,就在短时间里回笼了资金,刨去各种人工成本,五十亩的花生的收益,挣了830多两银子。

食品还是二次加工能挣钱。直接从地里出土的,利润可就没这么高了。

对联窗花卖出4两550文。顾汐收了红纸成本800文,剩下的利润交给孩子们,按劳动成果分配。

方琼攥着手中分到950文,看了一眼又看一眼,首次凭本事挣到的银子,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开心。

就感觉手里握的不是铜板,而是握着金子一样。

不管是方瑶小花还是有金有银,有的人写福字、有的人剪窗花,卖出的价格不一样,但每人都分到了。该得到的收益,少则几十文多则几百文。

假期也过得充实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