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芙拉过菊妈妈的手,笑着安慰:“这又怎么了,不过一点小事。这是咱们在侯府过的第一个中秋,好歹不能让人看轻了去。”
菊妈妈点头:“很是。”
世人难免跟红顶白,尤其那些长了富贵眼的,保不齐私下里就嚼姑娘的舌根,把她跟那蒋姑娘横竖对比。
不过,菊妈妈却是不怕蒋家的。
哼,一介商贾,还没洗去身上的铜臭味儿,就忍不住想抖起来了!
她家老爷还是正正经经的朝廷官员呢,而且死在任上,谁都得夸一句尽忠职守。
可惜,只剩下姑娘一个了。
她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能陪伴姑娘多久。
阿霜取来了碎银子,捡出几个大小差不多的,逐一放到她们平时做好的小荷包里。
她掂了掂,很是欢喜:“这样的赏赐,哪个会不喜欢?奴婢倒是先谢过姑娘了!”
说完,还十分俏皮地行了个福礼。
姜芙被她逗乐:“好,你嘴甜,让你先选。”
旁边的阿雯不着痕迹地撇了撇嘴。
那银角子就一点点大,连好一点的香粉都不够买,够干啥的?
也就阿霜那心大的,眼皮子又浅,才会高兴得跟狗尾巴花一样!
她们本就比侯府的婢女矮一头,要是再不在胭脂水粉上下点功夫,直接被比到山沟沟里去了!
没办法,南邺是齐国都城,在南邺人眼里,除了南邺,其他地方都是乡下。
姜父外放多年,姜芙也是在外地出生长大的,不算纯粹的南邺人。
偶尔有丫头婆子不当心,便随口扯上两句,阿雯难免走了心,觉得受到了轻视。
她也是主仆几个人里,最快学会说南邺话的。
阿雯学习一门语言的途径,便是经常偷懒,把活计丢给阿霜,自己跑出去闲聊。
还别说,这一来二去的,还真叫她学了一口南邺话回来。
也因为如此,阿雯和侯府里的人最熟悉。
原主性情恬淡,又不理俗务,自然没察觉到什么不对。
再说,这两个婢女,也是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赵氏买回来的,跟在姜芙身边近十年,她哪里会随随便便怀疑她们的忠心呢?
就连菊妈妈都觉得,阿雯虽然活络跳脱一些,爱躲懒,耍点小性儿,但阿霜老实可爱,本分听话,从不多嘴多舌,二人一动一静,一刁一憨,倒也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