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喂鸡喂鸭的事,林大江亲力亲为。
过了几日,那几只分出来的鸡鸭精神十足,一天下一个蛋。
林大江见鸡鸭没问题,和李桃花商量后,把李山、李桥两兄弟叫到了鸡窝后面,依样画葫芦地和当初说给李桃花的一样又说了一遍。
把李山、李桥惊得下巴都要掉出来了。
那模样和当初李桃花一模一样。
虽然怀疑,可地里密密麻麻的地龙就是事实。
李山头皮发麻,“大江,这......这些真是你养出来的地龙?这也太多了啊!”
“大哥,你按照我说的法子回去试试不就知道能不能养地龙了?”
和李山不同,李桥看地龙犹如在看真金白银。
这可是宝贝啊,有了地龙,能省下多少粮食?
他媳妇正为儿子的彩礼钱发愁,现在家里过的抠抠搜搜,有了地龙,又能省下一笔银子。
“大江,你也太牛了,咋给你想到养地龙的?老一辈都不知道的事,你还真是玄乎了。”
林大江笑着道:“大哥、二哥,你们那一手打猎的本事,不也是自己琢磨摸索出来的吗?”
林大江把养地龙的法子跟两人说了,这下李桥也顾不上唠嗑了,和李山匆忙赶回沙垤村。
两人回家拿了锄头,神神秘秘地赶去屋子后面。
他们打算把大江说的步骤都做一遍,要是在沙垤村也能养出地龙,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爹娘。
直到现在,李山都有点怀疑。
他甚至觉得林大江家的那块地是不是风水宝地,要不然咋能长这么多地龙呢?
要是沙垤村这边不适合养地龙,到时候反而让爹娘和两个弟弟失望。
这事,他们连自家媳妇都没透露,瞒的严严实实的。
恰巧李家人各个忙碌,也没人发现李山、李桥两人的不对。
再说李山李桥都是拿着锄头的,看见了也以为是下地去了。
——
地龙大批量养成后,林大江又托大舅子在沙垤村买了两百只鸡崽子、一百只鸭崽子。
“林大江咋又在买鸡买鸭,啥情况?”
“上回不就买了好几百只,咋地,他家的鸡鸭不吃粮食啊?就算鸡鸭还小,可几百只鸡鸭加起来一天能吃掉不少粮食啊!”
“林家不是买了块山脚下的地吗?他们是散养鸡鸭,让鸡鸭自己找吃的吧?”
“得了吧,那样养的鸡鸭根本就长不大,精瘦精瘦的。上次如意酒楼来手林家的鸡鸭,那一只只的,可壮实了,怎么可能是散养!”
“那咋回事,难不成林家的粮食不用钱?咱家里养了二十只鸡,每天喂鸡的粮食还真不少,林家可是好几百只,难不成一点都不心疼?”
“你们说,林大江喂鸡鸭的粮食,不会是如意酒楼少东家给的银子吧?他们不是有合作吗?你们说会不会是顾老爷牵的线?”
“这还真有可能,据说顾老爷富可敌国,这么点银子九牛一毛罢了!”
"大江咋就这么有福气呢!"
“你可别羡慕了,还不是小满那孩子有福,村里算命的老人算的,你们都忘记啦?这时候就别羡慕了,小满要是换一家人,早就活不成了,谁家荒年还养个傻子?”
这话一出,大伙都不说话了。
十年前嘉林县闹饥荒,林家家底厚,硬是把一个傻子养的全须全尾。
当初上林村有十几户人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卖儿卖女才撑下来的。
“要说林大江活该享福啊,林家虽说家底厚,但那林老三可是个吸血的,当初林大江为了养两个双胞胎,把口粮省下来给娃,自己瘦的几乎就剩下一张皮,吓人哦!”
“哎呀,现在大江可壮实了,完全变了样了。啧啧,话说回来,林家腊腊肠的滋味可真是好,等过年,说什么我也要问大江买一点。”
“听说如意酒楼可是把腊肠卖到京城了,咱竟然和京城的官老爷吃一样的,嘿嘿。”
“大江这是苦尽甘来啊!咱羡慕不来啊......哎不说了,我得去开荒了,能开一垄是一垄,多种点庄稼还能多卖些银子,要不然这么贵的腊肠,我家婆娘可舍不得买。”
“走了走了,我也下地了,多开荒多攒点银子。”
——
“大人,大义镇报上来一起村民卷款潜逃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