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披星戴月地开始赶路

县医院离家不是太远,也就十几里的路程。这条路对于于春苗来说熟悉极了,从她上中学开始,风里来雨里去的,不知走过了多少趟。

也许是因为经历过的事情太多,也许是因为成家后更加成熟了。最主要的是,现在她兜里有了钱,那份经济上的独立让她挺直了腰板,自然说话有了底气,言谈间充斥着前所未有的自信与从容。

于春苗催促着愣在那里的父亲,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把咱家的那辆板车拉上,现在就走。”

于爸爸还从未见过女儿理直气壮的样子,知道她在为母亲的病着急上火,也不去计较,本就少言寡语的他把身上披着的衣服穿好,转身去院子里拉板车了。

于春苗重新坐回到炕沿上,胡乱一把将脸上的泪水擦干净,安慰母亲说:

“妈,你忍一忍,咱们到了医院就好了。”

于母无力地抬起厚重的眼皮,再次摇了摇头,“妈是要死的人了,还花那个钱干啥。”

听到这话的于春苗忍无可忍,眼泪再次夺眶而出。她背过脸去,不愿意让母亲看见,只是扯开堆在炕上的两床棉被,往怀里一搂,径直朝门外走去。

于爸爸这会儿已经将板车拉到了院子里,手里挥舞着不知从哪里搜罗出来的一把笤帚,正用心地打扫着车上的灰尘。

于春苗利索地把棉被铺在了板车上,这才卸下肩上的双肩包放好。

她小跑着回屋,扶起羸弱的母亲坐住了,她缓缓地下蹲着,极力搜索着最合适的角度,让自己的背部与妈妈的身体完美地贴合。

当母亲的身躯软软地趴在她脊背上的那一刻,于春苗就化身为母亲最坚实的依靠,最温暖的避风港。

一切都很顺利,母亲也不挣扎和抗拒,任由她安排着,顺从地躺在板车上。一家三口,在车轱辘发出的吱扭扭的响声中,披星戴月地出发了。

板车的前端牢牢地树立着一根拳头粗的木棍,在木棍的最顶处,挂着一盏被擦拭得铮明瓦亮的马灯,它摇摇晃晃的,但却很亮,在于爸爸的头顶上洒出橘黄色的亮光来。

想当初家里买不起电,于春苗就靠着它,读完了中学。当她抬头看向亮晶晶的马灯时,就像看见了老朋友一样,心头暖暖的,也有了力量。

好在,于春苗的老家早已将公路修到了村口,十几里的路,走得还算顺畅。

于爸爸在前面卖力地拉着板车,于春苗在后面使劲地推着,趁着皎洁的月光和马灯的光线,她一直瞅着爸爸的背影愣神。

这么多年了,于春苗还是第一次如此长时间、近距离地观察着老父亲。

只见他佝偻着身体,吃力地迈着双腿,脖颈上一层一层的黑皮,因为没有了脂肪的支撑松散地堆着,泛着一层密密的汗珠,显得那么的心余力拙,力不从心。

她不由得唏嘘,父亲终究是老了,干不动了。

于春苗环顾四周,见已走了大半的路,便率先停止了推车,向着父亲的背影,轻轻地说:

“爸,休息一会儿吧。”

说罢,她走到母亲的身边,低头看了看,见母亲正熟睡着,便没有打扰。她掖了掖被角后,便拿起板车上的双肩包,强迫父亲停下车来。

于春苗从父亲的肩上强行扯下拉车的麻绳,和父亲一起把板车停好,父女俩倚靠着板车的支架,席地而坐,休息起来。

秋夜的空气中泛着清冷,夹杂着草木和泥土的味道,那样的熟悉,又是那样的陌生。

县医院离家不是太远,也就十几里的路程。这条路对于于春苗来说熟悉极了,从她上中学开始,风里来雨里去的,不知走过了多少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