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江辰能够洞悉廖董心中的想法,他或许会忍不住反驳,那些分析都是基于误解和片面信息的产物。
过去,他之所以反对,甚至不惜与外企发生激烈冲突,并限制多种技术产品的出口。
都是为了给本土企业创造更有利的竞争环境,帮助它们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进而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但军工领域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全球军工市场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每年都在持续增长,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焦点。
自S2时代以来军工市场的主导权一直牢牢掌握在两大国手中。
而自上世纪90年代起,白头鹰更是成为唯一的霸权,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技术优势,成为了军工市场的绝对霸主。
世界各国纷纷采购鹰式装备,不仅因为它们的性能卓越,更因为这是一种政治和战略上的选择。
白头鹰国内的军工复合体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同时,他们还利用这种技术垄断和禁售手段,对其他国家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压制。
军工产业的深远意义远超越了单纯的经济收益范畴。
当一个国家决定采纳鹰式装备后,其整个军队的后勤支持体系也必须全面转型为与鹰式装备相匹配的模式。
实际上这种后勤配套系统的全面更新与持续维护,才是彰显大国全球影响力与战略投射能力的核心要素。
相较于一次性完成的装备采购交易,后勤配套的长期需求为相关产业带来了持续且稳定的收益流,这才是更加暴利的环节。
正因如此,当前全球军工市场上,鹰式与毛式两大制式装备占据了主导地位。
它们不仅代表着先进的技术标准,更是背后国家综合实力与战略布局的体现。
夏国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军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但受限于国际影响力不足及海外媒体环境中的不利报道,其努力屡遭阻碍,进展缓慢。
面对挑战,夏国并未退缩,而是采取了积极策略,通过援助友好国家,如非洲中南部的坦赞两国及周边的重要伙伴巴铁等。
从零开始协助它们构建起现代化的军事力量,这一过程全部基于夏式装备体系,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显着成效。
不仅增强了夏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更为国内军工产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回报,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