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80年夏,周天子打着大旗,齐国,陈国 ,曹国四路大军来到宋国边境,准备讨伐宋桓公。
表面上看是周天子讨伐宋国不仁,实则大家都知道,这件事的主要原因是宋桓公退出北杏之盟,惹的齐桓公大怒,借着周天子名号,来找面子来了。
这时候甯戚向齐桓公进言道:“君侯这次虽然是奉天子之命讨伐宋国,还有周天子王师撑面子。
但是胜之以兵不如胜之以德,宋国毕竟地处战略要地,最好不要彻底和宋国闹翻了,如果能够不动刀兵,让宋国重新加入齐国联盟,那是最好不过。
不如先让臣出使宋国,劝说宋桓公与齐国讲和。”
齐桓公也正有此意 ,现在齐国主要任务是结盟,尚未到了大战时候,所以宋国能够重归联盟,自然是好事。
于是齐桓公当即就派宁戚出使宋国。到了宋国,甯戚拜见宋桓公之后。
宁戚首先向宋桓公指明了宋国当前所处的不利形势。就国内局势来说,宋国目前正值大乱之后,国内政局尚未稳定,不宜与诸侯结仇。
再说了这次齐桓公已经让周天子出兵,手下宋国这一局已经输了一半,再说了从道义上,宋国背弃盟约在前,列国会认为宋国没有信誉。
再者宋国的战力宋公应该清楚,你先前已经得罪了鲁国,现在又得罪齐国,如果齐国在怂恿鲁国参战,恐怕宋国可真的要危险了。
我特奉齐侯之命,前来劝说宋公,要是宋国能够拥立齐侯为盟主,不背叛齐国,您放心,齐国定然不会亏待宋国。
宋桓公一看连周天子都来了,这一仗没法打了,再说了周天子和齐侯还是亲戚,于是宋桓公决定和齐桓公讲和,双方见面,宋桓公表示,今后宋国愿意尊齐桓公为盟主,永不背弃。
于是齐国和宋国再次盟约,随后各国退兵,但是宋桓公却恨上了曹国,心说你丫挺的一个小小的曹国,也跟着齐国狐假虎威欺负我宋国。
于是宋国和曹国正式结怨,为后来宋国灭曹国埋下隐患。
就在齐桓公处理宋国背叛一事,这个时候郑国又开始出现内乱 ,因为宋桓公和齐国讲和之后。
宋桓公决定宋国今后不能浑浑噩噩,也要主动结盟,于是他找到了仍在割据栋邑的郑厉公。
他认为宋国帮助郑厉公夺位,这是一种政治投资,一但郑厉公继位,宋国就在北线找到一个可靠的盟友。
因为宋桓公看到了来自南方的威胁,那就是楚国,随国,罗国,申国,邓国,郧国以及汉阳诸姬的灭亡。
已经预示着楚国下一步将会挺进中原,不管楚国从西线,或者东线进攻中原,宋国,陈国和郑国首当其冲,因为他们三个居中,是未来楚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宋桓公决定提前投资郑厉公,将来和郑国抱团取暖,至于齐国,他距离宋国太远,鲁国这孙子怂的很,根本不敢替别人出头,将来抗楚还得靠自己。
于是宋桓公决定支持郑厉公,攻打新郑的郑子婴,宋桓公偷偷给了郑厉公不少钱粮 ,战车,还有接近五千宋军,化装成郑厉公的军队,正式进军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