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远归一样,看着《我们的高考》不自觉流泪的人不在少数。
因为这里面的故事,让不少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到了自己的奋斗,看到了自己的努力,看到了自己的……
昌丰县城,吴小莉一边看着《燕京文艺》,一边控制不住地抽泣,以至于坐在她旁边的冯晓霞都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了。
已经看过这本《燕京文艺》的冯晓霞,只能暗自埋怨程旭远,为什么要将写的这么好,以至于自己的好朋友,整个都沉浸了进去。
也不知道这家伙在干什么?
程家庄大队,劳累了一天的知青们,团团的坐在马广重的房间外,坐在门口的马广重,借着一盏煤油灯,大声的朗诵道:“《我们的高考》,作者徐凌云……”
有些闷热的天空中,几乎所有人都默默地听着这些朗诵,没有半点儿其他的声音。
半个小时之后,马广重口干舌燥,自然有人将他替换下来,接着朗诵。
虽然看书大家更喜欢,但是只有一本《燕京文艺》,所以现在,大家只有一起听。
两个小时之后,当故事朗诵完后,有的人流泪,有的人沉默,但是更多的人,却充满了希望。
马广重回到自己的房间,有些睡不着的他,拿起笔开始给程旭远写信。
不单是马广重,其他不少人也开始写信。
这里面就包括武红梅,不过武红梅的信并不是写给程旭远的,而是写给沈瑜墨的。
“瑜墨,见字如面,这次给你写信,我的心情非常激动。”
“刚刚听完了徐凌云的新作《我们的高考》,我心里感慨万千。在这篇文章中,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沈瑜墨并不知道,自己在程家庄大队的好朋友给她写信,但是随着新一期《燕京文艺》的发布,她收信收的有点手软。
一封封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接连不断的涌入了编辑部。
这些信里,有称赞的,有诉说自己境遇的,有充满了对高考感慨的……
虽然表达的感情不一样的,但是这些信,都是要给徐凌云的。
面对一麻袋一麻袋的来信,沈瑜墨觉得自己有些崩溃。
毕竟如此多的读者来信,如果一一回复的话,那绝对是一个大工程。
她可不愿意,让自己陷入这种事情中。
可是按照编辑部的要求,所有的来信,都是要读的,所以她心中有再多的不甘心,也要跟着张德宁一起看信。
“瑜墨,每一次咱们发程旭远的作品,都是痛并快乐着。”张德宁揉了揉自己有点发酸的手腕道:“读者的热情,实在是太热烈了点儿。”
沈瑜墨也放下手中的笔道:“怎么没有见邹老师?”
“协调印纸去了。”
“因为这一期加印的太多,咱们的纸有点不太够用,所以邹老师只能去协调。”
张德宁带着感慨的道:“邹老师现在,应该也是痛并快乐着。”
就这两个人嘻嘻哈哈说话的时候,小刘突然走了进来。
看着一副急匆匆的小刘,张德宁道:“小刘,你干啥去了,还不快点过来帮着看读者来信。”
小刘有心拒绝,但是看着一脸阴沉的张德宁,只能道:“德宁姐,我有个消息,要给赵老师他们说一下。”
“啥消息?”张德宁问道。
小刘笑着道:“是程旭远的消息,我听说那套华侨公寓的房子,他们已经签订了协议。”
“从今天起,那套房子就被程旭远用《明朝那些事儿》五年的版权给换下来了。”
张德宁有点吃惊道:“真的换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