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子搬到那边,哪还算他们的政绩,只会为人做嫁衣。
难怪人家不批准,而且,还把南郊公社书记叫来了。
这意思就是,计划不如变化,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够残酷。
黎茂山又看向吕昌辉,说道:“咱们市里的第三制衣厂经营不善,效益滑坡,发工资都困难了。”
“根据这个情况,邹书记指示,将第三制衣厂迁往南郊公社,入驻石牯塘生产队,配合‘公牛制衣厂’扩大经营,给周老板的厂子做代工。”
“这么一来,能够盘活咱们的国有资产,也能跟‘公牛制衣厂’互帮互助,实现共赢。”
吕昌辉点了点头,兴奋的搓了搓手。
显然,他早就知道这则消息。
上头已经事先跟他沟通过了。
周春明倒也不奇怪,因为在此之前,黎茂山探过他的口风,问过此类问题。
随着“公牛牌”的走红,百人小厂哪怕全力以赴,也完全没办法供应偌大的市场。哪怕新厂子建起来,也就能够堪堪满足,各个城市分店的供货。
如果要彻底占领全省市场,把销售渠道铺满所有县城,甚至是走出去,产品销往周边的省市。
那就需要更大的产能。
“下面,请吕厂长介绍一下,第三制衣厂的现状。”黎茂山又说道。
吕昌辉当仁不让,对着周春明,详细的讲了起来。主要是讲,厂里有四百多名职工,生产设备是什么,原先是做哪种产品的,当前遇到的困难是哪些。
周春明仔细的听着,不时的做着记录。
国营厂子效益不好,原因非常多。基本上,还是因为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第三制衣厂就是其中的典型。
看到这一幕,肖卫革耸了耸肩膀,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
主要是,这件事是邹正毅指示的,成也得成,不成也得成。
肖卫革和韩二斤就算再有意见,也得老老实实的憋着。
南郊公社的曹力书记,也跟着表态,会全力支持牛仔产业园的建设,尽可能提供一切便利。
显而易见的是,随着市里政策的扶持,入驻产业园的厂家会越来越多,形成一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