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麦田外的守望者

我不是文豪 野亮 1343 字 4个月前

说烦恼烦恼到,宁春宴脸色一变,说:“不会又是相亲吧?”

宁冰儒脸上有些尴尬:“介绍个新朋友给你认识认识而已,是你妈妈朋友的儿子,和你年龄差不多大,海归博士后,人很优秀,你们一定有共同语言……”

“啊!——”

宁春宴抱着头跑掉了,关上了自己房间的门。她懒得听父亲念经。

宁冰儒站在门外说:“你可以逃避婚姻,但你不能永远逃避婚姻,只要是人类,总会有这么一天的。”

屋里宁春宴没有回答,十分安静。用无声来表达自我的抗拒。

宁冰儒摇了摇头,走了。

宁春宴趴在床上,玩着手机,双腿竖起在空中摇晃,裤腿掉落下来,露出洁白匀称的小腿。

她的文学风格十分前卫,冷峻、透辟,仿佛看穿有关人生的一切。但是在个人人生的重大抉择上,她却做不到像自己的文字那样纯理性派。

而且,越是冷静,她就越觉得两个人的结合这件事,其中蕴藏着大恐怖。

如果一定要选择婚姻,她宁愿对方是一个像野猪一样撞向自己的人。至少那样能让自己内心产生波动。

但她至今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太过循规蹈矩,都是遵从现实世界律令生活着的俗人。吃饭,睡觉,赚钱。

俗人无可厚非。她也是俗人。但是她渴望浪漫,她有种预感,一旦和另一个俗人绑定,就会沦陷入无尽庸俗的生活里。那样一点也不浪漫。文艺复兴过去很多年了,但人类永远是浪漫主义的动物。

她无法选择,也无法逃避。

有这样一则寓言:几个心猿意马的年轻人找到苏格拉底,询问他如何才能获得完美的婚姻。苏格拉底带他去了一片麦田,让他在麦田里沿着田埂走一道,去找一粒最大、最饱满的麦子。

但是,一旦找到那粒麦子,就不能再更改了,哪怕之后见到了更大、更饱满的麦粒。而且,这条路只能走一遍。

那几位年轻人出发了。第一位一直犹豫着不肯动手,总想着之后会有更大的麦粒,却错过了一粒粒好麦子,最后只能在结束前慌忙抓了一粒;另一位几乎是刚上路,就挑选好了他的麦子。

最终两人回到苏格拉底这里,两人手中的麦子差不多大,但一个懊恼不已,另一个则一脸平静。

这是一则关于婚姻的寓言,麦子就是那个最适合的另一半。宁春宴很小的时候就读过这则寓言,她几乎一瞬间就领会了作者意图,但嗤之以鼻。她觉得自己并不会产生那样的得失心。

然而随着她年龄增大,她却越来越像寓言中的第一位年轻人。即使她从来没有想过去找到那粒麦子,甚至没有想过涉足麦田。但她猛然间发现,每个人早已身在麦田,他们别无选择。

她无法在相亲的场合下产生任何婚姻冲动。那是一个被精心提供的场景,双方都在用估价或者待价而沽的心态,谨慎地审视着对方,就像在看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