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开战前夕(下)

青龙元年,二月。

就在刘瑁秣马厉兵,意图出兵伐魏,一统天下的时候,笼罩邺城的,却是一片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

邺城之内,尚可见新朝伊始的鼎沸喧嚣,可一入城内,尤其是踏进荀府那高墙深院,便觉寒意更甚,仿佛连阳光都被这府邸吸噬殆尽。

书房内,熏笼燃着沉香,袅袅青烟盘旋而上,却驱不散这屋内的沉郁。

荀彧端坐于书案之后,手中展开一卷竹简,眼神却并未落在字里行间,而是空茫地望着跳跃的烛火。

“孩儿愚钝,始终不明白,父亲为何要在这时辞官?曹丕……他当真会放过我们荀家?

他就不怕您背叛魏国,投了大汉?毕竟从兄如今不正在汉国身居高位?”

说话之人,正是荀彧的长子,荀恽。

此时的荀恽,正立于案前,年轻的面庞上写满焦虑与不安。

如今的他不过弱冠,本该是意气风发,憧憬未来的年纪,可眼下,却被沉重的阴霾笼罩。

父亲骤然请辞,从兄荀攸却在敌国身居高位,这荀家未来的走向,让他忧心如焚。

曹丕其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早已不是秘密,父亲执意如此,当真能全身而退?

荀彧缓缓抬起头,目光落在荀恽年轻而焦虑的面容上,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放下手中的竹简,轻声道:“恽儿,你长大了。”

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让荀恽更加茫然,他疑惑的问道:“父亲?”

荀彧起身,走到荀恽面前,目光沉静而深邃,如同古井无波。“为父这把老骨头,时日无多,不足为虑。但你不同,你还年轻,荀家的未来,还要靠你。”

荀恽心头一震,隐约感到父亲话中有话,他追问道:“父亲,您究竟想说什么?”

荀彧深深地看了荀恽一眼,仿佛要将他的模样深深地刻在脑海里,才缓缓开口,语气沉重而缓慢,每一个字都像是从齿缝间挤出来一般。

“恽儿,为父问你,你可愿背负骂名,保全荀家上下,以及……你的几个弟弟?”

荀恽如遭雷击,猛然抬头,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自己的父亲。他呼吸急促起来,声音也变得嘶哑:“父亲……您……您这是何意?”

荀彧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萧瑟的冬景,声音低沉而决绝:“明日,你便去程昱府上,告发为父……与你从兄荀攸暗中勾结,意图谋反,出卖魏国。”

“什么?!”

荀恽惊呼出声,声音都变了调,他踉跄后退几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父亲!您……您要孩儿……孩儿去告发您?”

“不!不!”

荀恽疯狂地摇头,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夺眶而出,“父亲!这怎么可以!这……这是弑父啊!孩儿做不到!绝做不到!”

“此事之后,曹丕纵然愤怒,却也只能做做样子。”

荀彧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也带着一丝期冀,“他要笼络颍川世家之心,便不能对我荀家赶尽杀绝。而我荀家,暂时可保无恙。”

荀彧转过身子,目光灼灼地看着荀恽,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而为父,会自尽府内,以谢陛下隆恩。”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低沉,带着一丝恳求:“待汉魏交战之时,你务必想办法,将荀家众人……送到刘瑁处。我想……有公达在,他会保你们平安的。”

“父亲!难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