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一个维修工,竟然能够看的如此透彻。
“你真的只是一个维修工,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对方嗤笑了一声。
“这已经是我们这一行的共识了。”
“不然新工业模式一出来,我们也不会立马成立新公司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也是在自救。”
“不受限制的商业化,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儿。”
“新商业模式出现后,可以打破他们垄断的手段,对我们,对大家,对整个社会都是好事儿。”
凯瑟琳被一个维修工的见识给震惊到了。
大夏人看问题都这么深刻的吗?
“方总,你们的工人真不简单!”
方怀玉摇摇头。
“他可不单单是工人,他们还是公司的股东。”
“因为我们行业的特殊性,技术在公司里有些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技术股,占比五成。”
“资金股只有三成,也就是不管谁来投资,也只能分享这三成的利润。”
“还有两成,是其他岗位的。”
“毕竟随着我们公司业务的提升,各种各样的人才也是需要的。”
“工资就要从这两成里出,有盈余的,也要分红。”
凯瑟琳惊讶于这样的公司结构。
“那你那?”
“我?”
“目前来说,我拥有17%的资金股,还有1%的技术股,还有3%的管理股。”
“算下来拥有21%!”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像技术股,每个月都是要审查的,会以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调整。”
“最终多少,还要看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
“售后行业大有可为。”
真的是新商业模式啊,公司结构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公司和公司员工的绑定也更加深刻了,当然公司发展的红利,也最大化的给予了员工。
他们不是臭打工的了,他们是公司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