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胆子够大就是无事发生

有的人表示“问题不大、数量不多,地方官府的兵力就完全可以摆平。”

更多的人则是在数量上瞒报,比如把几万人的规模报成几千人,有的甚至直接说在自己的地界上只看到了几十个造反的义军。

这样的结果导致的就是朝廷对局势的严重误判。

“陛下,这些反贼的规模不大,也就是些聚在一起的山野村夫,不必过于担忧。”一位尚书不慌不忙地说道,“目前我们最需要防备的还是周边蠢蠢欲动的国家,尤其是匈奴,不宜出动大军空耗人力物力。”

新王皱着眉头,对方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造反这种东西最好是在苗头时期掐灭,等到成了气候再想要剿灭那可就不轻松了。

“不行,还是得出兵剿灭。”新王语气坚决地说,“下面报上来的数据不一定准确,他们说是只有一两千人,实际上可能已经有四五千人的起义军了,得出动正规军将他们及时消灭。”

新王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他实在是没想到下面这些人瞒报的胆子有这么大。

他派出将军景尚率领一支偏军前去平叛,按照对四五千人农民军战斗力的估计,这支上万人的正规军简直不知道怎么输,仅仅调度一支偏军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驻防。

万人正规军打四五千农民军的确是随便打,即使指挥官景尚的能力一般般这一仗也不会输。但万人的正规军打樊崇几万人的大军,对方还是军纪严明、深受当地平民支持的这种状态,结果就是恰恰相反了。

一开始,虽然义军的战斗意志不弱于这支正规军,人数也是对方的几倍,但因为作战经验、训练水平和武器装备的差距,双方打得还是有来有回,战线一时僵持。

但很快,双方指挥体系上跨时代的差距立马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