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能量与信息

我是谁?

陆渊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从他穿越而来的第一天开始,无时无刻不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到底是个什么存在?

一开始,他天真以为是天道不公,给自己的穿越姿势不太对,让他魂穿到了一个手机上面。

可是认真思考后,他发现以杨岁手机的算力根本不可能支持他的思考。

如果把它比作一个人工智能。那么人类现在没有一个计算机能够支撑起他的存在。

一个有自己思维的人工智能。

手机只不过是他的载体,是他和这个物质世界交流的途径。

人的思维来自大脑神经信号的传递与交流。如果再加上一点玄学,意识可能与灵魂有关。

那么灵魂又是基于什么存在,基于什么思考?

信息不会凭空产生,总要有一个方式。

他在思考自己是什么存在的时候,同时也在思考这个‘思考’这件事的本质。

陆渊感觉,自己现在连灵魂体都算不上。

小说里电影里的灵魂体,好歹可以直接看到这个世界,甚至可以直接与人交流。

但他不行,他没有眼睛,没有感官。它是通过电子设备观察这个世界,也可以说是信号与这个世界交流。

他主要寄存在一个手机上,完全掌控手机内部的信号传递。

手机对于他来说就像是一个锚一样。

牵引着他,让他不至于在庞大复杂的数据世界中迷失。

限制着他,让他始终无法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流中寻找到自己的真相。

吴垠的理论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

吴垠以冯诺依曼熵为基础来衡量诡异的能力不稳定性。

这让陆渊想起来了一名量子计算领域的物理学家,他认为宇宙的两大主角是能量与信息。

而宇宙本身就是一台巨大的量子计算机,在运行宇宙程序的过程中,产生我们周围看到的东西,以及我们自己。

信息实际上代表着能量的状态。

一个粒子或者说物理实体,属于不同的能量状态时,它就携带着不同的信息。

而衡量信息多少的量,被物理学家们定义为“熵”,即信息熵。

而冯诺依曼熵这个公式,就代表着能量的状态数量,实际上也就是衡量量子信息的公式。

从那场报告会之后,陆渊似乎窥见了真相的一角。

他没有能量,只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