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小镇风云之巧破危机 1

小凌晨全身心地投入到特训之中,每日在艰苦的节奏里磨砺自己。他跟随江胜伯学习武功,跟三伯公学习古文,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深沉韵味;又在大伯公不拘一格的教导下,领悟着人生的智慧与道理。

一日,李毅在邮政所偶然发现了朱卫东写给广州市仲恺农业学校的一封信。这个朱卫东素爱打小报告,且心地不善,李毅顿感此事不妙。他忧心忡忡地思索着,这封信极有可能与黑牛陈刚有关,又或许会影响陈刚保送工农兵大学之事。深知事情严重性的李毅,趁着去龙潭送信的时机,急忙找到李修贤,将此事和盘托出。李修贤亦是面色凝重,立刻嘱咐李毅,待他回到圩镇,务必找到李修勇和小凌晨,让他们统一口径,坚称是义务帮忙采药,绝非进行交易。

随后,李修贤又马不停蹄地去找陈刚,叮嘱他找到狗剩和彩云,把事情解释清楚,强调采药之举是出于帮忙,而非交易,一定要妥善处理此事,以免横生枝节。

当李毅回到圩镇,他第一时间将事情告知李修勇。李修勇一听,怒火中烧,“这个朱卫东,实在可恶,看我不好好教训他一顿。”然而,愤怒归愤怒,他也明白当下情况紧急。于是,他匆忙奔向正在特训的小凌晨。

此时的小凌晨正练得汗流浃背,疲惫不堪,眼睛都有些发黑了。李修勇见到小凌晨,说道:“要不要阿哥教你两招?”小凌晨连忙摆手拒绝:“不用啦,你现在天天和修武哥对打练拳,都快把我打趴下了。”

李修勇神色紧张地找到小凌晨,将朱卫东可能告发他们的事情说了出来。小凌晨一听,眉头紧锁,瞬间意识到了事情的紧迫性。他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片刻之后,小凌晨灵机一动,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阿哥,我们不妨找热心人写封表扬信,赞扬你乐于助人免费义诊,还有陈刚学雷锋做好事,免费为大家采药。这肯定是一件好事!我们把信写得隆重些,然后交给公社,让公社张主任安排广播员表扬你们。”小凌晨兴奋地说道。

李修勇眼睛一亮,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赞叹道:“小凌神,你真有办法!好,我马上就去办。”

说干就干,李修勇和小凌晨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四处寻找热心人,讲述李修勇免费为人看病以及陈刚不辞辛劳采药的事迹。那些被他们的善举感动的人们纷纷响应,主动提供素材和建议。

纸笔在手中舞动,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他们全神贯注地写下了一封情真意切的表扬信。信中,他们细致地描述了李修勇如何凭借精湛的医术,无私地为小镇居民们看病,从不求回报;陈刚又是如何不畏艰辛,穿梭在山林之间,为大家采集草药。他们的行为,充分展现了雷锋精神在小镇上的传承与发扬。

怀着崇敬与期待,他们郑重地将表扬信交到公社张主任手中。张主任接过信,认真地阅读起来。随着文字的展开,李修勇和陈刚的善举如同画卷般呈现在他眼前。张主任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

当即,张主任安排广播员在全镇进行广播表扬李修勇和陈刚的先进事迹。

当广播员刘雪华那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在小镇上空回荡时,仿佛一场温暖的春风拂过每一个角落。那美妙的旋律般的话语,如同跳动的音符,钻进了小镇居民们的心中。

李修勇和陈刚的名字,就像璀璨的星星,在小镇的天空中闪耀。街头巷尾,人们热烈地议论着他们的善举。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小脸上满是憧憬,他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李修勇的义诊和陈刚采药的勇敢。“我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帮助别人!”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眼中闪烁着崇敬的光芒,坚定地说道。旁边的小男孩也用力地点点头,“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个好人。”

老人们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摇着蒲扇,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这李修勇和陈刚啊,真是咱小镇的骄傲。”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竖起大拇指,语气中满是赞叹。“是啊,现在的年轻人能有这样的善心和行动力,不容易啊。”另一位老人附和着。

而此时,李修勇和陈刚正站在小镇的广场上,他们仰头望着天空,听着那不断回响的广播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李修勇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没想到,咱做的这点小事,能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陈刚拍了拍他的肩膀,“这说明我们做对了,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

他们知道,自己的付出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赞扬,更是为了传递爱心,激励更多的人去关心他人。在他们的心中,已经种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他们相信,这颗种子会在小镇上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修勇和陈刚的事迹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小镇居民们心中的善良之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行动起来,有的主动帮助邻居修缮房屋,有的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有的组织义务劳动,让小镇变得更加整洁美丽。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小镇上,爱与善良在不断地传递着,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故事的主角,共同书写着属于小镇的美好篇章。

小凌晨全身心地投入到特训之中,每日在艰苦的节奏里磨砺自己。他跟随江胜伯学习武功,跟三伯公学习古文,感受着传统文化的深沉韵味;又在大伯公不拘一格的教导下,领悟着人生的智慧与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