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昭眉头跟着一皱,从缑氏来,自然是那位了。
自从唐庄一别,胡昭根本没把那人放在心上,只是后来,唐瑁宣称那人是昔日的天子之后,胡昭才大吃一惊,不过他也没有宣称在唐庄教学之事,并且严厉嘱咐司马懿,不得将之前的事说出去。所以知道此事的人寥寥。
“哦,你家主人有什么事吗?”
“奉大帅之命,给先生送点礼节,还有书信一封,请先生笑纳!”
胡昭伸手接过了书信,随即走到一边细细端详了起来。
“那位莫不是想请孔明出山?”赵咨和司马家关系非常好,所以自然也知道胡昭见过那位陛下。
不过那位陛下在缑氏起事之时,赵咨胡昭以及司马家根本没有投入多少关心,当然,并不是因为怀疑对方是假的。
“你看看!”胡昭直接把第一页信递给了赵咨。
信中并没有邀请胡昭的意思。
只是写道,多谢胡昭当日在唐庄的教导,又为当初没有以真名姓示人而抱歉,可谓是礼数十足。
接下来,对方又询问胡昭,在所在地的一些见闻,百姓过的如何,有没有战事发生?俨然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
而后,信中还交代他最近在山上是怎么安抚百姓的,包括亲自教导百姓种地,给百姓建房子这些事情,言语中还有艰难但依然坚持的言语。
“咦!”
就在赵咨准备发表看法的时候,胡昭却发出了惊讶。
原来,边柳还在信后面附带了他缩减过后的《三字经》和《千字文》,说是请胡昭指点一二。
司马懿掂着脚伸长了脖子观看,然后断断续续的念了出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文句简明,道理易懂,却有大义蕴含其中,而且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这是绝好的启蒙之物啊!”赵咨忍不住赞叹道。
汉末流行辞赋,许多儒生都追求写篇好文章,得到上官的认可。
但这篇却独具一格,三字一句,胡昭也不由得连连惊叹。
司马懿想起了在唐庄见到过的那人面容,不由得嘟起了嘴,心里想到:“什么‘人之初,性本善’,我看是性本恶才对,不然天底下怎么这么多人打来打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