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学者滤镜,知识不等于人品,必须学会冷眼看问题!

胡宇伦 胡宇伦 3869 字 3个月前

打破学者滤镜,知识不等于人品,必须学会冷眼看问题!

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王迪同学在读书期间,遭到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博导王贵元性骚扰并强制猥亵。在王迪同学进行实名举报并提供长达一小时的录音和截图等证据,引起公愤后,人大在仅仅一天后便给予处理结果:开除党籍处分,撤销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撤销其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关系。王贵元的具体犯罪行为需要等待司法机关处理,但折射在事件背后的问题,却也值得我们深思。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长期以来对知识的崇拜,使得很多人形成一种对知识分子的盲目崇拜,认为知识等同于人品,学者等同于权威。但知识与人品究竟能道否划等号,却是件值得商榷的事情。

我党在执政方针中,多次提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因此社会上对于知识的尊重和人才的尊重是具有正面意义的。但必须明确一件事,有知识的人并不等于人品好的人。知识会对人的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知识分子通常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道德观,但也必须明白:道德观与知识量并非是正比例增长!

事实上,知识在产生之后,很长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内就是作为特权工具所存在的。从远古时期的巫,再到后来的士大夫,对于知识的掌握,使很多人得以成为特权阶层的一员。不可否认,知识掌握者的道德观是有的,所以文明相对于野蛮,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但凡事都有特例。明代有官员曾讲: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背后的故事暂且不提,但屠狗辈与读书人的对比,反映出已经有人开始对知识分子和道德感的匹配产生质疑。这种质疑是有正面意义的,因为它开始让人们突破传统认知的束缚,而明末的社会环境,一种压抑与开放并存的环境,正好提供了这种思考!古代历史中皇权是大于知识的,所以知识尽管是特权工具,但也是服务于皇权的。但当传统政治走向末路的过程中,无论中西方,知识的地位都是随着社会走向现代化而不断提高。现代文明社会中,抽象的知识范围已经不止是传统的经史子集,它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在内的广泛体系。知识的发展,使人类不断走向文明化,形成各种兴趣社团,部分进而变为利益集团。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因此利益集团形成是有积极意义的,它能够让知识的制造者们更有精力去创造新知识,毕竟学者的成就不能只依靠情怀,还要各种奖赏措施才能让大家有充足的动力。但利益集团的形成,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知识分子构成的利益集团,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利益社团,自形成之初就拥有对社会的建议权。凭借自身拥有的知识,知识分子往往对本行业拥有极高的话语权,进而升级成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专业的人管专业的事,行业专家的话语权无可厚非,他们对于本行业的意见,相对于门外汉,也是更为中肯的。不过我们也必须明白,知识分子对于本行业之外的话语权,并不一定是完全合理的。随着学科的进一步细化,学者通常是专才,而不是通才,因此,文学家指点法学,法学家指点管理学,可能或有裨益,但却并非所有都是合理的。技术的人管技术,行政的人管行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面和能力限度,可以畅所欲言,却不能是指手画脚。

知识分子跨界的指点,在社会领域尤为明显。参政议政是知识阶层长期以来的习惯,合理的批评能够让社会更有动力进步,因为社会的建设者必须要做李世民和魏征的关系,虚心听取社会意见。但对于批评者来说,必须要有真材实料,有些跨界的无稽之谈可能是并不成立的。更重要的是,批评者和建设者应该是一体的,批评者也需要做实事,不能只表现出一种不与权势合流的清高,口中关心普通草民死活,实则高高在上的模样。动辄高高在上,俯仰众生之态,很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言归正传,知识量和道德感,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公德而无私德者会有存在,有知识而无道德者也同样会存在。对于知识的崇拜,使很多普通人认为,知名学者的道德感应该是比较强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诸多实例的曝光,将彻底打破这一偏见。我们必须要明白,知识可以永恒存在,但是作为知识载体的个人,不是完美的圣人,知识分子可能会说错话,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也可能并不高。学者可能会拥有大量拥趸,但并非不存在问题,比如说罗翔先生推崇备至的着名法学家艾伦·德肖维茨,在被曝光的爱泼斯坦案件中,是名副其实的萝莉岛第一常客!如果萝莉岛事件未曾发生,德肖维茨必然依旧是完人形象,但现在却重重打脸。德肖维茨个人着作中的种种言论,与其实际所做的行径,只能说是莫大的讽刺。冠冕堂皇、言之凿凿的法学家,个人道德实则可能让人大跌眼镜。当然,不止法学家如此,从曝光以及未曝光的事件中,毫不夸张的说,每个领域的学者,可能都会存在道德问题,有的甚至存在法律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要去除学者滤镜,学者可能凭借学识渊博吸引粉丝,但应该崇拜的是其学识,而不应该是其个人。部分学者的清高和不接地气,容易吸引不谙世事之人的拥趸,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得到属于最大的利益与声誉。但在被学者吸引的背后,我们还要分析其学术,而不是崇拜其个人,不然不能说一无所获,但也可能是弊大于利。

学者不是圣人,知识分子也不是完人,在尊重知识的时代发展中,必须要去除学者滤镜,拥有一双冷眼。君不见,纵使昔日天朝崩溃之作者茅海建,亦因性骚扰女学生而犯案。不是所有学者都会有道德问题,但总会有学者存在问题。有些学者凭借自己的知识载量,获取利益、获得声誉,但不是所有学者都会跟人民群众一起。有些学者会紧密联系群众,有些人则只想躺在小老婆怀里,在自己堂皇的宫殿里,搭建着自己的利益链条,开心的时候他们或许会关注底层人的悲惨,但随后他们便会故作高深地说这就是人性。他们不会施以援手,更不会融入到你这个群体,因为这显示不出他们的优等身份。知识终究不等于人品,但即使国内外各种学者的丑闻频发,依然会有无数人迷信于权威学者的人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打破学者滤镜,那就只能依靠知识向更大范围扩散,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却必须要进行。除此之外,也要拥有一双冷眼,用来看待问题,看待学者,看待知识,都会让世界更理智!

搜索

滤镜什么意思

学术鬼才

思考留白

学者周大伟的人品如何

无用知识分享

成为科学思考者

打破学者滤镜,知识不等于人品,必须学会冷眼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