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简意赅,剑锋直指姜承乾和帝乙。
上半句指责姜承乾败坏江山,引得百蛮铁骑南下。
下半句暗示帝乙要南逃洛阳,迁都以求偏安。
但也难挡百万铁骑的兵锋,最终连半壁江山都要败亡在他们父子的手中。
这首童谣在半天内,就传遍了整个咸阳帝京,甚至连整个关中都在传唱,引起了极大的恐慌。
毕竟按照流言的论述,这并不是没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再加上有许多“好事者”,在其中煽风点火,极尽渲染百蛮铁骑肆虐屠戮的恐怖场景。
令得百姓惶恐、百官震动,甚至有人前往宫门求见,想要让帝乙出面给个说法。
紧接着,又有第二首童谣传出:何以解忧,唯有武安。
唯有武安君公孙起,才能救大秦。
这个论调一出,迅速风靡全城,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毕竟武安君公孙起号称“大秦军神”,牌子还是足够硬的。
若是帝乙能启用武安君公孙起为帅,就算百蛮大军南下,大秦也不是完全没有抗衡的机会。
这是许多人的惯性想法,亦是“人之常情”。
但是第三首童谣,却是直接图穷匕见了。
穰侯不出,如苍生何?
至此,所有人都回过神来,明白了这些流言的始作俑者。
同时也明白了这些事情的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毫无疑问:这就是穰侯魏无羡的“逼宫”!
想救大秦江山,必须请武安君公孙起出战。
而想让武安君公孙起出山,必须将朝廷大权,尽数交于穰侯魏无羡之手。
不得不说:魏无羡这一手“趁人之危”、“趁火打劫”,干得确实漂亮。
甚至可以说是他绝地翻盘的唯一机会!
假如形势果真如他所传流言那样,帝乙可以说已经别无选择。
要江山社稷,还是要权势,你自己选一个吧。
如果是在姜承乾鼎革、改制之前,就凭这一套丝滑小连招,估计朝堂百官都要跑到宫门前集体“请愿”了。
穰侯魏无羡也能趁机聚起大势,“堂堂正正”地行逼宫之事。
到那时候,就算帝乙铁了心要死死攥住手中的权势。
估计朝堂上下、军伍内外都不会允许。
就算最后发现搞错了,站错队的人也已经没有了回头路,只能咬着牙跟着魏无羡一条路走到黑了。
毕竟,一次不忠,百次不用,更何况这种要被夷三族的罪过?
若是这样的话,说不定还真能让魏无羡掀起一些风浪来。
但是现在嘛,整个朝野内外,却是虽慌不乱。
所有人都在等着帝乙出面,给予他们一个交代。
无论这个交代是好是坏,但至少没多少人傻到向魏无羡靠拢。
而就在此时,等魏无羡的表演结束,帝乙的回应终于来了。
他甚至都没有露面,直接降下一道圣旨,明发朝野内外、晓喻百官群臣。
诏曰:大秦新帅,天策上将军赢氏讳君者,率三千玄甲,杀破百万蛮骑,自狼主慕容龙铖以下,诸蛮胡王皆仓皇北顾,特加公子赢君为“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