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见了她的脸色,叹气道:“又与你娘呕气了?她就是那么一个人,你莫要将她的话当真。”
李轻颜本想问,话到嘴边还是又咽了回去,李二夫人的话,她信了个七八,因为以李二夫人的脑子,确实做不来这么精密的陷井。
或许太后……也不并希望太皇太后太过长寿吧。
谁愿意总有个顶头上司敬着管着啊。
心情不好,正要回坤宁宫,赵鸿昱却披着一身雪来了,一进门,汤嬷嬷就忙着给他清理身上的血,福畅为他解了大氅,他笑道:“听说你在这里,便过来了,先陪母后说说话,再去看望太奶奶。”
李轻颜脸上的笑有点僵硬,点头道:“好。”
“正好朕命人提了煤炉来,听你大兄说,你还设计了一款通风炉,在屋里烧,能不用闻那煤的气味。”
“臣妾晌午时才与大兄商议过的,皇上这么快就知道了?”李轻颜好笑道。
“朕才与你大兄说话,煤矿开采得很顺利,但城里能给流民居住的屋舍太少,他建议搭窝棚,傍着城里已有的屋舍围墙搭建,可有省去一面墙。”
李轻颜愣住:“在城里已有的宅子外面搭建?怕是有困难啊。”
“可不是吗?谁家愿意有人在自家外头搭窝棚啊,不好看就算了,会不安全,宅子的主人肯定不会同意。”赵鸿昱也道。
“所以,皇上没批?”
“朕批了啊,还给工部和户部和顺天府一同下了道旨,若有人轰辇流民搭窝棚者,当以抗旨论处。”赵鸿昱道。
“你也不怕被骂昏君。”李轻颜摇头道。
“你不是说,真正的明君,不是几个臣子在你耳边每日的阿谀奉承,而是百姓的口碑吗?”赵鸿昱道。
“不错,昱儿,确实如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历朝历代的君王都知道,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懂得,只有把百姓的利益与福祉放在第一位,才会长治久安,国家才会越加兴旺强盛。”太后也道。
御膳房送来了饭菜,宫人开始摆饭,太后身体好多了,这几日精神也好,一手一个拉着儿子媳妇往桌边坐:“你们好久没陪哀家用饭啦,来,看看今天御膳房给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您喜欢的就是好吃的。”赵鸿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