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蠢。”
陈沉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一刻,他终于算是明白,为什么在很多战争中,政客的存在不仅不能起到正面作用,反而会削弱抵抗力量了。
略微思索片刻后,他开口问道:
“你能确认他们的身份吗?我的意思是,从此前的审讯中,能拿到有效的线索吗?”
“不能,但我确定他们有问题。”
苏海尔坚定地回答道。
“为什么?”
“因为没有人能扛得住我们的审讯还不开口,我们已经用上了能用上的所有手段。”
“什么手段?”
陈沉继续追问。
“水刑,电击,钝击.总之,所有不会造成明显伤口的酷刑都试了个遍。”
“这也太原始了吧?你们的审讯手段还停留在这种水平?”
陈沉难以置信地问道。
“.这是我们能做到的极限了。”
“那就交给我吧。”
陈沉果断开口,随后继续说道:
“但是,时间不能是三天,我需要至少一周的时间。”
“给我24小时做准备,1周之后,如果还撬不开他们的嘴,再按原计划执行。”
“你有把握吗?”
“一半一半。”
“那就够了!”
苏海尔立刻回答,紧接着问道:
“需要我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很多-——不过你放心,我要的东西,其实都并不复杂.”
挂断电话之后,陈沉立刻着手准备审讯所需要的物料。
事实上,这次的审讯无论是从条件上、还是从目的上都是相当明确的。
首先,他不能在被审讯者身上留下任何明显的伤痕,因为那样会导致后期释放人质后难以收场。
一旦军情六处掌握了刑讯逼供的证据,在舆论上,政府军很容易陷入进一步的劣势。
当然,陈沉并不是“惧怕”这样的劣势,只不过,在有方法能够规避的前提下,他完全没有必要付出任何无谓的成本。
其次,针对被审讯者的手段必须是在对方训练之外的、或者能突破对方反审讯训练极限的。
那也就意味着,自己所选取的审讯手段,要么是诞生在2011年之后、要么就是具有“无法被训练规避”的超高强度。
除了这两个条件之外,审讯的目的也同样清晰。
要想让这些军情六处的特工供述出足够被己方利用的信息,着眼点就不能仅仅放在“让他们开口”这个单一的目标上。
必须彻底摧毁对方的心理防线,做到“问什么答什么的程度”。
所以,基于这几个约束要素,陈沉的计划非常简单。
他要在叙利亚,干一件美国佬自己干过的事情:
感觉剥夺审讯。
这种技术实际上是脱胎于1954年的一场实验。
当时,心理学家贝克斯顿、赫伦和斯科特雇佣了一批学生,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被实验者的表现相当正常,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没有出现任何波动,甚至一度让实验发起者认为,这个实验已经失败。
但是,在实验开始三天之后,实验体的表现开始断崖式恶化,重度焦躁是其中最轻的反应,注意力涣散、思维逻辑失调、幻听、幻视、甚至强烈自残倾向都开始出现。
在实验进行到第七天时,由于被试者状态恶化到临界值,这项实验被紧急叫停。
事后,被试者全部接受了漫长的心理治疗,绝大部分恢复了健康,但也有少数几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必须依赖长期服药来缓解。
这次实验奠定了“感觉剥夺”类审讯手段的基础,并在此后数十年内不断发展,直到21世纪达到巅峰。
这种审讯方式不可破解、不可被规避,用在受过专业训练的目标身上尤为适用,而恰好,它也能满足陈沉的需求。
但是,陈沉打算更进一步,他可不会满足于“棺材式”的感觉剥夺方式。
他要把整个地下安全屋,打造成一个大型的、虚无的审讯室。
拿起电话,陈沉拨通了夏星的号码,把她约到了安全屋里。
随后,他在纸上写下了一长串的清单,在见到夏星之后,直接将清单交到了她的手里。